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深化基础考查 促进教考衔接——2022年贵州高考理科综合试题评析
2022-06-15 14:44:00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2022年高考理综试题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考虑理化生学科内容逻辑、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积极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试题聚焦各学科核心知识,彰显能力立意,注意试验探究,强调情境应用,推动高中课改,稳中求新、梯度合理、难度适当,对引导中学教学减少“机械刷题”有积极的意义。
  一、深化基础考查,聚焦关键能力
  理综各学科试题突出了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偏不怪,引导教学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物理学科加强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物理学科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渐形成对物理全局性、整体性的认识。同时,物理试题注重考查一些通用性的方法,避免将学生导向对细枝末节知识的过度辨析及典型题型套路的运用,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例如:第20题考查学生对电路情况、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
  化学试题围绕基础内容,转变设问角度、变换考查方法,要求学生基于性质、数据等,合理地分析影响物质性质的原因、推测实验现象或反应得到的产物等,深入考查学生对离子方程式、阿伏加德罗常数、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元素性质与周期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主干内容的理解能力,有效地鉴别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提升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引导教学提质增效。例如:第10题围绕一种水性电解液锌-二氧化锰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设置情境,要求学生利用电化学原理分析离子迁移方向、判断正负极以及推测电极反应。
  生物学科从理解程度和思维深度等多方面设计试题,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灵活程度。例如,第37题给出某同学比较2个菌株的石油降解能力进行实验的结果,要求推测该同学的实验思路,转变了根据实验设计推测实验结果或得出实验结论的常规考查形式。
  二、选取真实情境,突出价值引领
  理综试题素材情境取材广泛,充分体现出理化生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学科的社会价值。
  物理试题创设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科学技术进步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比如,第15题设计高速列车穿过隧道的情境,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第25题以一种可以测量微小电流的光点式检流计为情境,与科学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领悟仪器设计中蕴含的物理思想。
  化学学科围绕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材料、生命、环境、能源与信息等领域,考查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化学原理。例如,第8题辅酶Q10的性质展现出化学研究成果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第35题考查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展现我国化学新材料的研发应用。
  生物学科精心选择运动健康、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产等主题,突出学科的价值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第31题以林地动植物资源调查入题,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丰富度等基本概念,并要求学生思考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深刻意义与内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加强实验设计,发展探究能力
  实验是培养学生理化生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理综试卷进一步凸现出实验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物理学科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和解释等方面加强设计,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例如,第23题利用气垫导轨对弹性碰撞进行研究,展示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在形成结论部分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化学学科围绕“盐类水解的应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等重要实验,考查利用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基于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例如,第13题考查水解常数、酸性对铬酸根平衡的影响、醇及二价铁的性质。
  生物学科设置了丰富的实验探究情境。例如,第2题创设探究细胞液浓度不同的3种植物细胞放入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后发生不同变化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渗透压、细胞质壁分离、水分运输等基本概念,以及对细胞浓度和蔗糖溶液浓度在实验前后变化的推理和判断。此类试题学生熟悉,作答门槛不高,更注重思维的深度考查。此外,第24题、第25题、第27题也均以实验为背景,引导高中教学开足开好实验课,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切实提升实验能力。
(2022年贵州高考理科综合评卷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924320123 2022-02-08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