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全国部分理工类地方本科院校联盟第二十二次研讨会在凯里学院举办
2023-11-20 10:53:00
凯里学院

  11月16日至18日,全国部分理工类地方本科院校联盟第二十二次研讨会在凯里学院举办。常熟理工学院、凯里学院等来自全国各地16所理工类本科院校齐聚苗乡凯里,聚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主题开展研讨交流。

  17日上午,全国部分理工类地方本科院校联盟第二十二次研讨会开幕式在凯里学院视频会议室举行,凯里学院党委书记宋建波为大会致辞。他代表凯里学院对“联盟”院校的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兄弟院校一直以来给予的帮助与支持表示诚挚谢意。宋建波指出,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舞台。凯里学院锚定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奋斗目标,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质量发展、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三大机遇,按照“十四五”时期“一个坚持、两个抓手、两只翅膀、四大引领任务”的发展方略,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人才培养、合作办学、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宋建波表示,“联盟”各高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积累了好的经验和做法,期待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共享高校双创工作宝贵经验,也期待专家为凯里学院的发展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搭建起彼此合作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强化信息共享、集聚优势资源、放大服务效益,携手共进、一路同行,共同推动联盟高校快速发展,继续开创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联盟”理事长单位常熟理工学院校长姜建明致辞。他代表“联盟”全体成员院校,对贵州省教育厅、凯里学院为会议的举办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姜建明表示,全国部分理工类地方本科院校联盟自成立以来,联盟成员单位定期围绕转型发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产教融合、新工科等内容开展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成果。“联盟”第二十二次研讨会聚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主题,分享“联盟”成员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将为“联盟”院校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提供一次很好的机会。

  凯里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守盈在开幕式主持讲话中表示,“联盟”成立以来,良好的互动和深入的交流推动了联盟成员单位的事业发展,也展现了联盟高校间深厚的友情、亲情、兄弟情。希望与会的领导专家围绕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共同将本次研讨会开成一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

  常熟理工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南昌工程学院、成都工业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昆明学院、宁波工程学院、上海电机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厦门理工学院、重庆科技学院、东莞理工学院、沈阳工程学院、凯里学院等高校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分别由厦门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志成、成都工业学院副校长李成大、山东交通学院副校长姜华平、长春工程学院副校长张邦成、黑龙江工程学院校长刘志强主持,16家“联盟”高校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凯里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龙健作了题为《民族地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的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分享各校在双创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剖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探讨发展路径。

第一场专题报告

第二场专题报告

第三场专题报告

第四场专题报告

第五场专题报告

  研讨会于18日闭幕。“联盟”理事长单位常熟理工学院副校长张根华在闭幕式上作总结讲话,他表示,各高校在双创工作上做到了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二是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维度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三是坚持实践与理论双重和谐的探索;四是坚持以学科竞赛为育人抓手,立足双创教育实践性特征,采用以赛促学的方式鼓励创新创业的实战。张根华说,这次研讨会虽然就要闭幕了,但“联盟”高校之间的友谊是持续发展的,希望“联盟”高校以这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平时的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会上,凯里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守盈向下一届承办研讨会高校上海电机学院移交会旗。

  赵守盈在主持闭幕式时表示,希望“联盟”各兄弟院校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科技、产业、经济格局,抢抓机遇、找准赛道,共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之路,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开幕式前,16所“联盟”高校代表召开了理事会会议,共同审议“联盟”第二十二次研讨会议程,商议“联盟”下阶段的主要工作和发展建议,以及下一次研讨会的承办单位和主题。会议期间,与会领导、专家实地考察了凯里学院博物馆等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