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厚植爱国情怀 坚定崇高信念 三亚学院举行“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5-26

  中国教育在线讯 5月21日,三亚学院迎来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开学首日,举行升国旗、校长线上讲授“开学第一课”等系列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崇高理想信念,谱写新时代高校师生的风采与担当。

三亚学院举行新学期升国旗仪式

  早7时,三亚学院在北三体育场举行新学期升国旗仪式,师生奏唱国歌,向国旗敬礼。在白鹭溪畔的粼粼波光里和凰家云水的微波荡漾里,学府大道又迎来了笑语盈盈,书德楼里又响起书声朗朗,美丽校园的阳光学子平安返校,开启了新的学习生活。

师生奏唱国歌,向国旗敬礼

  在国旗下,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生代表沈秋月讲述了中国战“疫”故事,欣喜于大家从寒冬到暖春再到盛夏重逢校园,对连日来老师们为学生顺利返校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谢。“这次疫情让我们措不及防,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无一不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看到了勇敢逆行者的果敢,他们扶危渡厄、守土尽责,带给我们无限的勇气和力量。岁月是最好的见证者,现在的我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未来我们就会有怎样的底气。”

三亚学院传媒学院学生代表沈秋月发言

  “看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我深刻感受到爱国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身上。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也让我们知道生活中、学习上、成长的道路上时刻有变化,处处有挑战,我们唯有积极调整,沉着应对,才能将危机转化为机遇。”三亚学院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刘聪说。

  上午10时,三亚学院校长陆丹在线上为全校师生讲授《认同的陷阱与逾越》开学第一课。他从“中国的竞争力、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认知偏差的背后”三个维度深刻剖析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透过全球化本源及中西历史、文化、制度、现代化进程水平、思维方式、价值向度等诸多既有视角阐释出中国国家制度、中国意识形态、中国国家治理的文化内核和集体优长。

三亚学院校长陆丹讲授“开学第一课”

  陆丹指出,回顾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学习西方和现代化实践,我们对他者经验需要区别对待。今天的中国已经充满自信。“无论如何风吹雨打,中国都会坚定不移的继续自己的改革开放之路,会按照自己既定的方向、道路、节奏继续改革开放,不会停下来,不会退回去。”

  陆丹表示,在全球化大格局中,我们要清晰认知地球的地理意义是相互平坦的,地球的经济意义是相互连接的,地球的政治和文化意义是互为高峰,这是地球上人类社会相互间关系的基本脉络和未来趋势。“国家间最稳定而长期的竞争是经济发展能力,最直观和最具有直接影响的力量是政治状态,最长久和最有耐力的是文化竞争,还有和平时代的体育竞争、文化娱乐产品竞争、教育质量竞争、消除贫困能力竞争、青山绿水生态可持续性竞争以及国家处理公共问题的态度与能力的无言竞争和阶段性弱势。”通过疫情,我们需要从更加深刻的层面重新认识西方,也重新认识我们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鼓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陆丹强调,在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中国的知识分子要审视世界,学习先进,也要审视世界格局的核心价值和核心关系,留出给人距离、观察、思考、习惯的时间空间,始终保持更大战略定力的勇气,更好地“做好自己”。他勉励青年学生,作为新一代年轻知识分子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好准备,接好班,用更短的时间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社会多做贡献。

全校师生认真聆听

  “开学第一课”涵养爱国爱党情怀,也引起全校师生的集体共鸣。“校长专业生动的讲解,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当前世界格局变动的关键期,中国应当肩负起的历史使命。一方面让我对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境遇与竞争优势形成了清醒的判断;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中西方认同危机背后的内在文化根源。他着眼于当下国际形势的精准判断和深入剖析,切实帮助全体师生更坚定地树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也启示着全体思政课教师把握时事,以实践诠释理论,让思政课堂更生动、更深刻,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陈夏囡谈到。

开学第一课涵养爱国爱党情怀,师生共鸣

  自5月9日至5月20日,三亚学院师生已顺利平安返校,学校生活秩序井然。为更好地组织开展2020年“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三亚学院还将组织各学院书记带头讲授思政第一课。同时,各学院还将组织开展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报告会,“我为自贸港建设做贡献““我为疫情防控献力量”主题班会,“三生”教育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牢记使命与担当。  (文:徐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