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 缺口大 薪水高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来源:金融投资报 2006-11-20 大 中 小
随着企业竞争升级为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目前职场上的明星职业,想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越来越多,人力资源管理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越来越热。
日前,一项薪酬调查显示,目前在四川省内知名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工作者的月薪,总监一般为1-2万元;人力资源管理师一般在5000元左右,最高不超过1.5万元,最低不少于2500元;薪酬经理、招聘经理为2000-5000元之间。高薪使人力资源管理师成为许多人眼中极具吸引力的热门职业。
高薪职业成新宠
据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师是从事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激励、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协调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与以前的人事干部有很大区别。“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成都某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的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人力投资是一种具有长期性、间接性、高效益特点的投资项目,它产生的效益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目前该职业全国缺口较大,而四川省的缺口也非常大。吴小刚在部队的时候就一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退伍后,他也选择了性质比较相近的人力资源工作。“它并不等同于从前传统的那种人事部门所作的简单工作,应该说它更具体,所涵盖的内容更多。”吴小刚认为,人力资源也是一份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虽然是一个新兴的职业,但其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非常高。吴小刚介绍说,比如要负责劳动关系方面的协调,就要求必须要熟知国家对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规定。同时它又有人际关系的内容,就是要协调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两年的人力资源工作也让吴小刚深深感受到这份工作的创造性,“你不能毫无创造力,在企业的发展阶段,你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对高层在人员招聘、待遇等方面提出一些对企业发展有意义的建议。”他说,首先要明确和摆正自己人力资源经理的位置,不是决策者,也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应该分别站在公司和员工的立场和角度,去了解他们的情况,从他们的角度想问题,然后再将他们的想法统一起来。企业和员工总是有矛盾的,重要的是如何去化解矛盾,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发展。要让彼此明白,“员工发展了企业也就发展了,反过来,如果企业有了发展,员工自然也就跟着受益。”
传统的人事部门一般只是被动的执行,范围也非常小,对个人提出的要求相对比较小,而现在的人力资源工作的范围更广,因此,吴小刚选择继续系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考试获得了人力资源师资格。
注重培养四种能力
“人力资源部总监、经理及相关工作人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劳动关系立法和执法工作人员,有志于成为劳动关系管理专业人才的人士,都适合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重视能力测试,考察的是一个人在自己职位级别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要求应试者不仅要懂薪酬管理,还要懂招聘、培训、劳动关系等。考试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活题”很多,拟考证者最好具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后,再去应考。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想凭死记硬背通过考试,可能性很小。
“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看似入门较低,可实际上,这一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盲目追逐导致职业生涯错位是很可怕的。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一定要知己知彼,一厢情愿追求职业目标不可取。”凯若管理培训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职业性格应该是感知型和沟通型,善于协调、组织、演讲,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和艺术的沟通者,同时又是严谨的政策制定实施者。
据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应该培养四个方面的能力:学历水平应达到硕士以上,要了解国际上大公司的人力资源是怎么发展过来的;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如果没有新的思路,新的创造力,这将是致命的弱点。人力资源管理师要不断地为企业最高层提供战略性的意见;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师,既然知道某个问题很重要,就要通过直接上司,如人力资源部总监或总经理,直接下属,如招聘经理、薪酬经理等,使自己的影响传递出去;人力资源管理师只有生动、准确地将自己的思想、研究成果表达出来,其观点才有可能被公司决策层启用。
而根据IPMA(中国)人力资源研究所的调查分析,随着人力资源地位不断提升,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除了是一位人事管理专家,应熟悉组织或企业人事管理程序、了解政府有关法规政策之外,还应把其角色扩展为:业务伙伴,熟悉业务,参与制定业务计划,保证业务计划得到有效执行;领导者,发挥影响力,协调平衡组织或企业对员工职责和贡献的要求与员工对于工薪福利的需求关系;变革推动者,协助组织企业管理层有效的计划和应对变革。(本报记者闻逦 )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