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逆袭!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迎来春天
2019-05-14 17:24: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我国民办教育历史悠久,私学传统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24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兴办的私学,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宏观制度不断完善,尤其是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当前我国民办高职教育无论是学校数量、学生规模,还是所涵盖的类型、领域,正呈现出勃勃生机,充满着巨大的活力。

  一、民办高职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其后我国民办教育迅速发展。如图1所示,至2017年,民办教育机构数量达到17.76万所,招生人数达到1721.86万人,在校生人数达到了5120.47万人,较2003年均增长了数倍。

  与此同时,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图2所示,2017年民办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较2003年翻了一番,到达320所;从2003至2017的十五年间,民办高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增长了将近两倍,达到73.74万人;在校生人数更是达到了226.77万人,是2003年的4.6倍。

  总体看来,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仍面临体制困境

  我国的教育体制是以公立为主,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是在公立系统环境中萌芽和发展起来的。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支持与规范民办教育, 但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从院校数量上来看,公办高职院校可以说占了绝对优势(见图3)。2017年,公办高职院校数量为1068所,而民办高职院校数量不到公办的1/3,仅为320所。

  根据图4的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民办高职院校占普通高校的比例同样明显低于本科院校和公办高职院校。

  2、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危机愈加明显

  生源是民办高职院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然而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的现象已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高考报名人数虽逐渐回升,但本科院校仍是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主要需求,高职院校生源危机并未缓解。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突破千万,而与此同时,普通本科招生人数也在持续增加。

  据数据显示,普通本科招生人数在2018年达到了422.16万人。2018年高考报名人数较2010年增长了3.07%,而普通本科招生人数则增长了20.19%。

  进一步说来,就民办高职而言,近些年在学校数量相对维持稳定的情况下,招生人数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如图7所示,民办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已从2015年峰值81.29万人,跌至了2017年的73.74万人。

  三、民办高职教育迎来春天

  随着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对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却是其供给的严重不足。由此,必然推动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国家从政策层面逐步为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条件。

  2016年, 我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简称《民促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新《民促法》背景下, 民办高职教育将可能更多走向非营利性, 整体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意义、发展目标和规划、鼓励措施等进行了说明。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倡导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

  201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将扩招一百万。4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与过去相比,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从模糊变得更加确定,越来越坚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供给力量,民办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在新形势下,中国民办职业教育该如何发展?教学水平如何提高?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搭建?

  2019年5月26-28日,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民办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论坛”上,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相关领导、省区市主管教育的领导及民办教育院校负责人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办好高质量民办职业教育。

本文作者:李马英夏

图解制作:小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