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关“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曾一度引发热议,并成为高考语文作文的素材,今天,这一假设正在变为现实,科学家们在研究把神经元芯片通过毛细血管输入人脑,让人类拥有“脑机接口”,这样人脑就可以轻易连到云端,从而创造一种超级的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时代,一切皆有可能,AlphaGo 已经完胜李世石,无人驾驶汽车也已经上路,斯坦福大学教授卡普兰的一项统计表明,未来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正如马云在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所言:“过去20年,我们把人变得像机器一样,接下来20年,我们会把机器变得像人一样。”
作为校长,我并不担心机器越来越像人,我担心的是人越来越像机器。在座的哈师大附中的学生中有很多学霸,有很多竞赛的高手,有很多同学拿到了极具含金量的各类获奖证书,这证明你们在记忆、逻辑、精准运算等方面能力超群,但你们想过没有,这些能力恰恰都是机器的长项,也就是说由工厂锻造、焊接和组装出来的计算机完成这些任务,肯定会比你们更出色。“我消灭你,与你无关”,其实,李世石赢不了AlphaGo,和人跑不过汽车的道理一样简单,问题在于当机器都会“学习”和“思考”了的时候,我们该学什么?怎样学?
记得去年的开学式上,我曾讲过一句话:“一所好学校,不能只关心学生出了考场能得几分,更应当关注学生出了校门能走多远”。其实我的潜台词是即使是我们这所老牌的省重点高中,也不能给你的未来以任何承诺和保障。考试分数越高,得奖次数越多的学生越要特别小心,因为你将来要面对的生活难题都不在这些分数里面。我很欣赏一位大学校长的话: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在大学四年后成为物理、电脑、化学等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过度重视技术,那可能会让学生错过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世界顶级大学都在悄悄对招生政策做出调整:第一,提倡对他人、社区服务、公众利益更有意义的贡献;第二,在大学录取过程中,评估学生的人生三观和对他人的贡献,这里的他人包括跨种族、文化、阶层的家庭和社区;第三,重新定义 “成就” 一词。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也正在从学科素养、综合素质评价、文理兼容上做文章,着眼点正是从技术层面转向人文精神,否则,我们的学校恐怕只能继续沦为给世界提供高级劳动力的工厂。
人区别于机器的特质是直觉、创造,情怀和尊严,英文education (教育)这个单词的拉丁文词根就是“引出一个人来”。过去,人们骂人总爱扯上动物,比如猪脑子、狗东西等。我想今天骂人最狠的一句话应该是“你是机器”,因为你猪狗不如,没有血肉更没有情感。所以,把学校与其它产业相提并论,或追问教育的产品是什么,这本身就是对教育的大不敬,正如从博物馆、从大剧院走出来的人一样,人并不是教育的产品,教育的真正产品应该是一种力量的凝聚,一种精神的丰盈,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带着这些产品上路的人,能遇山开路,遇水架桥。
教育现实的尴尬,即是民族未来的悲哀。人工智能时代,身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必须维护做人的尊严。我认为以下几个关键词,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未来成功人士的标配。
一是思辩。最好的教育无疑是帮助你成为最棒的自己,这需要你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脚去丈量,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如果你总听别人说,跟别人做,那么你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你也会一直生活在别人的天地里。
二是跨界。好的教育不传授任何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哈师大附中81届校张捷是首位荣获SEG杰出教育奖的华人,2016年,他又被评为“中国商业最具创意人物”百人之首,给他的颁奖辞是这样的:“石油的勘探、地震的预防、白血病的治疗,他集这些南辕北辙的发明于一身……”通识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其核心正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三是艺术。为什么要懂艺术?可以用我们的校训回答:教育为了人的幸福。有专家认为五十年以后世界上将有40%的从事与艺术有关的工作,因为艺术是人的专利,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起点,机器和技术只能为人提供获得幸福的条件,而艺术能给人提供发现和体验幸福的能力,试想,一个细腻、敏感、丰富的人,一定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的人生命质量要高的多。
四是会玩。哈师大附中2011届校友方嘉祺现在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同时修计算机和国际政治两个专业,但他举重若轻,学和玩两不误。由他领衘的网络游戏“王者荣耀”战队,利用课余时间居然打进了全球一百多名。他喜欢玩酒,还真是玩出了名堂,利用假期去英国考取了极难考取的全球顶级的品酒师和调酒师两个资格证。说起自己的人生规划,他说他想先到非洲做一两年义工,将来可能会开一个酒厂,酿造一款能与欧洲、日本比肩的威士忌。我不确定他日后能否真的拥有自己的酒厂,但我确信一个有这样阅历和胸怀的人,为自己的人生酿造的注定是一杯美酒。
同学们,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入口,或许我们有必要好好品味一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的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知识的获取是必须的,但别把自己的大脑当作硬盘,要知道你未来的生存资本都要从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讨人喜欢是你的必修课,人前会说话、做事有分寸是你的毕业证,只要你怀大爱,重小节,守本分,光辉自在,掌声自来!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大伟在新学期开学仪式上的讲话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