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哈师大斯拉夫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2-01-21 09:16:00
哈尔滨师范大学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团队成功入选,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图 哈师大斯拉夫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多年来,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团队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边陲,甘于清贫、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开创国内斯拉夫语人才培养及斯拉夫学研究的先河,创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积极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面向国内俄语人才需求,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及龙江全面振兴作出突出贡献。

  团队坚守育人初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本为本,教授100%为本科生上课,100%超工作量,团队创新外语课程思政模式,开发院本教材《〈共产党宣言〉俄汉双语学习读本》《〈党的十九大报告〉俄汉双语学习读本》《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俄汉双语学习读本》;主持“《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俄译及展演”“苏共亡党的历史镜鉴”校级党建+专业示范研究项目;组织本、硕、博学生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共产党宣言》《党的十九大报告》《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俄汉学习读本》俄汉双语诵读活动。获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部研究生百优支部、校“三育人”先进个人、“三全育人”工作典型单位等称号。

  团队创新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创新斯拉夫语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依托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俄语教育研究中心”,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引领中学俄语教育改革。主持国家、省、校级精品视频课15门,省、校级教改项目9项。团队秉承新文科建设理念,致力培养学科融合人才,主持教育部首届新文科项目,建设“斯拉夫学微专业”。开设语言人工智能、言语与思维、神经心理语言学、术语学、眼动和脑电实验研究方法、语言统计学等交叉学科课程。依托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中心“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突出。参与导师主持的多项国家社科、省社科项目并获省社科奖3项。有1名省级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多名校级优秀论文指导教师。“斯拉夫语言文化研究团队”被评为“省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

  团队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智库,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基础俄语教育教学改革。主持6项教育部委托项目,产出咨政报告《斯拉夫国家汉语教育现状与服务需求》《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斯拉夫国家国际教育合作研究》等;依托“俄语教育研究中心”,向教育部、省政府、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提交研究报告《我国中学俄语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黑龙江省中学俄语教育现状与布局》《黑龙江省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全程参加《普通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等俄语基础教育国家行业标准的研制工作,为全国中学俄语教师开展《新课标》的培训,多人担任中学俄语教师国培项目的培训专家,在推动中学俄语教育发展等方面成绩卓著,团队还面向国家外宣需求,积极开展中国文化外译,向世界讲好哈尔滨故事,为中俄新闻出版合作建言献策。

  以赵秋野教授为带头人的斯拉夫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团队,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顽强拼搏,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每一项成绩和荣誉的背后,都饱含着赵秋野教授和团队成员们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着祖国北疆的教育华章,他们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的最好注解;他们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行知精神的生动诠释,他们心怀“国之大者”,是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黄大年式团队精神的真实写照。

  斯拉夫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团队的成功入选,是哈师大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又一重要成果,将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助推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师范大学目标的实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