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这些「关键词」诠释哈信息育人模式 带你了解哈信息批量成才、点石成金
2023-10-10 15:53:00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工程师的摇篮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已有二十八年的办学历程。2003年,学校成为国家示范性软件技术学院,跻身计算机及IT人才培养的国家队行列。
  一直以来,学校将前沿知识和技术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视编程等设计能力培养,尤其是携手苹果、联想等世界500强中的IT企业共同培养学生,毕业生靠知识领先,设计能力熟练,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尤其是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凝练出了“规范严谨,精益求精”的校训,以及“积极、踏实、学习、开放”的校园文化。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资讯能力、团队研讨与合作能力、思想的展示、表达能力的互动式教学改革;重在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承担课题开发能力的“learning in work”教学模式;此外,为解决中国学生创意能力偏弱,将CDIO导入核心课程;并且,实行跨专业住宿的书院模式,以及跨界沟通、运动健身、学会生活、拓展训练等系列举措,给学生提供一个全人教育的发展平台,达成卓越品质的培养。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尤其是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凝练出了“”规范严谨,精益求精“的校训,以及”积极、踏实学习、开放“的校园文化。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资讯能力、团队研讨与合作能力、思想的展示、表达能力的互动式教学改革。
  专业课程前置
  专业课程前置,是以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设置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统筹专业教学计划,兼顾教学覆盖专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能力为本”的教育目标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统筹本科学历教育与技术应用能力,兼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立企业参与考核的考核评价方式,兼顾学历标准和行业要求,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使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为了使专业课前置教学模式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学校采取了如下保障措施:
  1、从行业、企业需求出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开发人员工作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在广泛征求企业、行业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多方强强联合构建雄厚师资队伍,学校、企业分别派出理论知识渊博、工作经验丰富、责任意识强烈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组建专兼职教学团队。
  3、校企共育,“三支导师队伍”育人,聘请行业技术专家承担学生的专业实训和部分专业理论课教学,与学校的专任教师共同承担育人任务,研讨教学改革;与辅导员共同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等。
  4、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学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建立了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数据挖掘实验室、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软件应用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智慧研发中心等几十个实验室及工作室。
  课余辅导课
  高校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后一个环节,担负着直接为社会输送“成品人才”的重任,课余辅导课是课内学习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课余辅导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紧跟我们学生的正课学习内容,并且能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的难度。
  课余辅导课的课堂更为活跃、生动,增加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辅导课的课时安排是在正课之后,学生在学过一遍之后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来上辅导课,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各抒己见的讨论问题,课堂气氛相当的活泼和生动,讨论式的学习方法也会使学生很放松,对课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学习成绩。
  课程三进阶
  学校总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改革了核心课程,实行了“三进阶”:将原来开设一个学期,学时量64学时的专业核心课程扩展成了三门课程。
  如《Java语言程序设计》,扩展成了《Java语言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和《Java框架开发》三门课程,每门都是64学时;同时,辅以《程序设计项目案例训练》和《企业级开发训练》两门专门的软件开发训练课程,增加软件开发经验;加上每学期两周的课程设计,实现了软件开发“理论+实践”的三个进阶过程。
  第一个阶段,讲授程序设计基础,让学生熟知软件开发语言基础知识,并对如何进行开发有初步了解,学生完成的代码量在10000行以上;
  第二个阶段,用项目开发中的实际案例,结合教师的开发经验,采用模块化方式,教给学生如何进行软件项目开发,学生完成的代码量可达25000行以上;
  第三个阶段,学生参与教师横向科研或微软公司、中软国际和黑龙江海康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享工程师带来的实际项目,获得实际项目开发经验,学生完成的代码量在50000行以上。
  三个阶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效保证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学会软件开发,都能成为程序员。软件工程师不但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熟练的软件开发技能。教学中,我们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核心,以讲授为主,上机验证的教学方式,改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三个阶段环中,无论哪个阶段都注重于“做”,让学生沉浸在一个学以致用的环境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再用实践验证理论。
  项目工作室制
  “项目工作室制”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之一。“项目工作室制”是指以项目为主导,以工作室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传统课堂与实践课堂一体化的教学体系,进行开放性教学。目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就要改变教学管理模式,将企业真实的项目引入课堂,并建立项目工作室,从而真正地展开项目式教学。
  学校引进企业专家共同建设“项目工作室”,构建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项目课程和基于项目式的以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同时,教师把项目式教学变成教学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学生了解专业最新的动态,了解市场行情,让学生真正地成为企业的储备军。
  模块化教学法
  “模块化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将课程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划分不同的模块,通过教学设计搭建学习的平台,给予学生学习的方向,让学生在实践中自由摸索,从而逐一掌握各个知识点。而对于每一模块的教学设计中,又采用实践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手段为辅的教学方法,主线清晰,方案灵活,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模块化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实践先于理论,后者理论先于实践。理论先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会先花大量的时间讲解平面设计理论知识,课堂上老师再怎么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学生也如鸭子听雷、味同嚼蜡,等理论知识讲完,很多学生都已失去了对课程的新鲜感和热乎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模块化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以实践为先导,通过动手操作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主动思考,并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就感,学习效果也是事半功倍。
  SSPT教学模式
  SSPT教学模式不是单一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系统化思路与策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各年级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二是不同的专业课程采取相宜的教学模式,三是教学组织、管理与资源支持。
  一、SSPT教学模式:
  SEMINAR(研讨小组)
  SIMULATIONTRAINING(模拟训练)
  PRACTICAL TRAINING(实战训练)
  大一、大二年级多为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本科学生来说较为难以理解,即便强化了记忆也难以灵活应用,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电子商务专业开发建设了《电子商务导论》、《经济学》、《管理学》、《网络营销》、《网页设计》等多门课程的案例库、作业集,实施案例研讨式教学,教学班人数控制在40人以下,分为5-6个小组,针对某一理论点给出若干案例及资料,改变知识传授的讲解模式,变为学生为主的思考、探索、讨论、制定方案、展示的过程,学生通过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的互相交锋和彼此互动,激发了创造性思维,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
  大二、大三年级的课程专业技术型较强,但学生的技术尚未完全掌握,还不能进行实战操作,为此,电子商务专业与其它院校、企业合作建设了软件模拟操作训练系统,包括《网络营销实践系统》、《电子支付与结算》、《移动电子商务系统》等,学生在软件系统中进行模拟训练,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查找知识与技术学习中存在的短板,为真正实践操作做好准备。
  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专业实践能力,但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对异常问题的处理及市场热点缺乏敏感度,电子商务专业与京东、百度、阿里巴巴等行业优秀企业合作,每学期提供4-6周真实项目操作,开放企业平台给学生做实战训练,聘请工程师指导实践教学,学生毕业即可达到企业中级工程师工作水平,真正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以赛促学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随着该概念的提出,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机器人作为自动化、智能化的典型产品越来越广地应用于各行各业,该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也与日俱增。为贯彻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这一政策,加快培养和选拔工业机器人领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赛事秉承教育宗旨、创客实践精神,融合了电竞游戏的特点,以科技创新实践为基础,团队配合为策略,强化机器人对抗竞技的特点,让机器人科技竞技赛事具有科普性和娱乐性。
  一、机器人竞赛对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机器人竞赛给自动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完成竞赛项目所需要的相应知识涉及学科之多,要求学生能自主学习未学的知识,同时能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并能与其他同学组建团队共同协作完成;竞赛项目具有新颖性,目前设置的机器人竞赛项目基本与社会应用价值有关 (如:家庭服务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这些项目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机器人比赛各项目都有相应的任务和规则,这要求学生在参赛中勇于创新实践。
  二、机器人竞赛与学生素质教育
  机器人教育进入高校的主要形式是竞赛,竞赛本身积极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机器人竞赛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