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所高校加盟!“三省一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联盟成立!
近日,由黑龙江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联合指导的“三省一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联盟成立大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着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为主题,聚力打造跨区域、跨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共同体。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陈延良,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高岩出席会议。东北“三省一区”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作经验交流。
会上举行了“三省一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联盟标识点亮仪式。联盟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12所高等学校共同发起成立,“三省一区”155所高校共同参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高岩担任第一届联盟(轮值)理事长。联盟秉持创新、合作、发展、共赢原则,旨在聚焦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迫切需求,以凝聚协同联动共识、发挥高校育人合力、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目标,建成一批课程思政品牌项目、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成果、培育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纵深发展。
武世兴对联盟成立表示了祝贺,对“三省一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他指出,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在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全面推动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最新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及最新科技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要主动融入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技术赋能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要在建强新时代教师队伍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构建有组织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培训和教研制度,帮助教师成为大先生、好老师。
陈延良在致辞中指出,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应有之义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东北历史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醇厚,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素材,联盟的成立必将有力促进三省一区高校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引领广大师生投身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伟业。黑龙江省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发挥好联盟平台辐射作用,久久为功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推陈出新,努力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育人效果,让“三全育人”落地生根。
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学军围绕“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享了以“立体化建设、一体化贯通、多主体保障、多元化驱动”为手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扎根落地、强教学、重育人的工作思路。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罗文波围绕“多元融通,质量为本”,介绍了省级层面高位部署、调研推进、统筹引领,高校层面科学设计、强化能力、主体推动,整体层面加强交流、共建共享、典型带动的工作举措。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程爽围绕“以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为统领,助力打造东北人才发展新高地”,交流了整体推进有谋划、提升能力有办法、典型引路有标杆、确保落地有保障、改革实践有成效的“五有”工作模式。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义德仁围绕“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更好服务两件大事”,分享了两级联动抓顶层设计、示范引领抓课程建设、搭建平台抓资源供给、多措并举抓教师培训、分类指导抓特色凝练的工作路径。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石梅介绍了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的重要讲话精神相关情况,以及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联盟副理事长、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沈毅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东北共识”,号召联盟成员高校进一步明确使命、共识与任务。联盟副理事长、东北大学副校长张皓发布联盟首批课程思政建设12个入选品牌项目。
会上,联盟秘书长、哈工程校长助理耿敬宣读了“三省一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联盟决议。活动当天,联盟举行了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平行论坛,邀请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教授等4位专家学者就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作专题报告,16所高校作经验交流。高校有关负责同志、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