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1年考研人数377万!河南省招办温馨提示,考试前做好这些事
2020-12-23 19:46:00
中国教育在线河南站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6日至28日举行,根据教育部通报的数据,全国报考人数为377万。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温馨提示各位考生,考前做好充分准备,注意防疫。祝各位考生成功上岸!

  1.请考生不要忘记及早下载打印准考证并认真阅读准考证上各栏目所示内容,请勿影响12月26-28日的考试,注意各科目考试的开始时间,不要迟到。

  2.第一天考试的前一天(12月25日)可去考点了解周边环境和交通情况。考试当天需提前出行,上午7:30、下午1:00考生开始进考点,上午8:00、下午1:30考生开始进考场。开考前20分考点考场宣读考场指导语,开考15分钟后,禁止考生入场参加考试;考试时间结束后,考生方可按监考员指令有序离开考场。

  3.为落实防疫要求,考生进入考点时,除查验证件环节外应全程正确佩戴口罩。进入考点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本人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健康考试承诺书》、当日更新的“河南健康码”(绿码)。

  出现“河南健康码”非绿码、有我国境外、港澳台或中高风险地区(可从卫生健康部门相关官网查看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范围)活动轨迹的、有发热(体温≥37.3℃)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既往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要及时诊疗和排查,要在《考生健康考试承诺书》上备注本人近14天内的行程,向本人在网上报名确认的报考点如实申报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凭考前7日内核酸检测报告(阴性)前往考点。

  考点对每一位考生进行体温测量,若出现体温≥37.3℃的发热等可疑症状,应由专人带至临时留观区,并在稍后使用水银温度计复测体温,复测合格后方可入场。两次测温仍≥37.3℃的考生,经考点防疫工作人员检查通过,由专人引导,通过专用防疫特殊通道进入备用隔离考场考试(须全程佩戴口罩)。其他相关异常情况的,须经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进行专业评估,综合研判是否可参加考试。

  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入考场进行身份验证前,摘掉口罩放入自带便携包放置在考生物品放置处,考生自备口罩不得带入考场。考生向负责入场验证的监考老师出示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将本人签字的《考生健康考试承诺书》于26日上午考试入场时交给监考员。入场就座后可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如有佩戴需要,可向监考员申领考场使用口罩。每场考试结束后,考生要将考场使用的口罩向内对折放置在座位桌上,用文具盒一角轻压,不得带出考场。离场时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错峰离场。

  4.考场为考生统一配备黑色中性笔、2B涂卡铅笔、橡皮供考生使用。如遇文具异常,可向监考员提出调换,考生用毕整理收纳后放回原处,不得带出考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考科时,仅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科目(代码315)可携带使用“不带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具有对数及幂指数计算功能的科学计算器”,其他统一命题科目不得携带计算器。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考试时,考生可携带准考证上“招生单位说明”的文具,如果没有注明,即为不可携带。

  5.考生入场主动配合监考员进行证件核验、安全检查、身份验证,将手机等规定以外的物品放置在相应的物品放置处(手机须关机),防止入场时带入违禁物品而受到处罚。

  6.考生应认真听取考场指导语,在试题册、答题卡等指定位置和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清楚填涂姓名、考生编号等信息,按要求粘贴考生信息条形码。遇有的考试科目试题册上有“试卷条形码”的,考生应完整揭下“试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防止漏贴条形码、漏错填(涂)或者字迹不清,以免影响成绩。

  7.考试时间以考点统一发布的信号为准,考场时钟仅为参考。开考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答题。在答题前,要认真阅读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上面的注意事项等要求。

  8.考生应当在答题卡规定区域或答题纸密封线以外答题。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写在草稿纸或者规定区域以外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标记卷处理,成绩无效。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者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动用他人考试资料,不准传抄试题、答案或者交换试卷、答题卡、答题纸,不准将试卷、答卷、答题卡、草稿纸故意损毁或带出考场。

  9.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河南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考场规则》《河南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考生健康考试须知》,避免出现违规和错误。要诚信考试、健康考试。

  天气寒冷,提醒考生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因迟到而错过参加考试的机会。祝广大考生考出好成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