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研究生教育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研究生是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也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学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重要指示,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以项目驱动为导向,依托航空特色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以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等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为载体,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筑培养体系,强化导师队伍,优化管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研究生培养成效。
确立以项目驱动为导向、三位一体双创融合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
面向航空产业和地方经济,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在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通过导师自选课程、课程案例库、课程思政点、专业创新实践、国内外共享课程等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项目驱动为导向,以协同创新为手段,依托产学研合作、国际合作等各类科研项目,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实行“轮值导师制”,学生和校内校外导师三位一体,夯实联合培养机制;在培养过程中融合创新创业训练,采用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互补充的方式,确保研究生的学术基础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构筑以航空材料为特色、跨学科师生共建的综合性实践创新平台
郑州航院与共和国同龄,72年的航空行业背景赋予材料学科明显的航空特色。近年来,“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在“航空产业技术”河南省特色学科群和“材料学”河南省重点学科的引领下,材料、机械、物理、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组建“无机复合材料”河南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跨学科创新团队,提升导师队伍整体水平,师生共建实践创新平台,已落实校内实践基地12个,校外固定培养基地10个,另有根据教师横向课题而定的临时基地作为补充,形成了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校内“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等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要承担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校内“航空材料与应用技术”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和“航空功能材料与制备技术”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校外航空行业单位实践平台具有典型的航空特色与优势,为研究生提供了高起点的科研创新和工程训练平台,依托创新平台研究生全部参与各类创新项目。
开展以国际化教育为趋势、跨文化多元协同的国内外合作交流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生人才需要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针对普通本科院校很难与国外知名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问题,本硕士点从导师个人局部突破入手,“个人学术交流-课题组合作-实验室合作-院系合作-校际合作”逐步推进,落实课程资源共享、项目合作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改革措施,与德国法兰克福、弗莱贝格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初步构建师生国际化交流机制,探索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发展路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德国国家基金委联合资助下,作为中文主席单位,连续3次主办中德双边学术研讨会,为双方高校及团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建立直接的团队沟通渠道。承办“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主题论坛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国内外院校开展实验室、教师、研究生三个层次交流合作。自2019年首位研究生赴德国合作课题组做三个月的访问交流开始,目前已有赴德联合培养研究生4名,与美国高校线上联合培养研究生10余名。
取得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引领、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并重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成效
6年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一定成效,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奖4项、“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或单项学科竞赛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项。
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郑州航院材料类研究生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特色平台,多学科交叉融合,跨文化交流合作,持续践行教育教学改革,为行业和地方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通讯员:关莉 丁云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