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内容分类】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
【分类细目】职(执)业资格管理
【时 效 性】有效
【颁布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颁布日期】2000.12.08
【实施日期】2000.12.08
【失效日期】
【失效说明】
【发 文 号】劳社部发〔2000〕27号
【主 题 词】劳动 技能鉴定 意见 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
构:
为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快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
高,我部研究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现印发
给你们,请贯彻落实。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年十二月八日
关于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劳动者
素质,促进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现就进一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提出如下
意见:
一、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1.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是我国劳动力资源开发
的重要举措,对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培训与就业结
合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继续落实《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规定,
按照面向市场、扩大范围、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和
质量第一,为劳动者和企业服务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整体
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
2.“十五”(2001-2005)期间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落
实就业准入政策为切入点,在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进程中,坚持行政管
理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坚持严格质量控制与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范围相
结合,大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
职业培训制度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互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市场就业和引
导劳动者素质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
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坚持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原则,按照总体发展目
标,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指导。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大中
城市,应结合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
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需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中西部地区应结合当前本地
区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的培育对培养大批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要
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培训与技能鉴定系统;经济困难地区和行业,应以解决就业难
点、实现解困脱贫为重点,结合扩大就业机会,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流动就业,
逐步强化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
二、落实就业准入政策,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培训制度和企业
劳动工资制度相衔接
4.贯彻落实《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6号 ,以
下简称《规定》),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政策,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改
革相衔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对规定的职业(工种),强
化企业用人和劳动者就业的资格准入观念,把好就业入口关,指导职业培训机构和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格认证服务。职业介绍机构要把贯
彻就业准入制度作为一项基本工作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有关从业人员办理就
业手续的必要凭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加强对《规定》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
《规定》颁布前用人单位已经招用的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指导企业制定
培训计划,开展岗位培训,逐步使所有从事国家规定职业(工种)的职工都达到相
应职业资格要求。
5.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培训制度改革相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引
导培训方向、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技工学校、职业学校(院)、就业训练中
心和其他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要按照其毕(结)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才能
到技术工种岗位就业的规定,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教学改革力度,真正建立起以劳
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劳动者职业能力开发为重心的职业资格培训体系。
6.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企
业劳动工资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工具。引导企业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职
工培训制度,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充分发
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企业职工培训、考核、劳动组织管理和工资分配中的引导和
激励作用,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三、拓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域,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需要
7.“十五”期间,应通过努力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覆盖国民经济的主要职业(
工种);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中,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比目前提高一倍。从事技
术职业(工种)的新增劳动力,在就业时都要普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全面落实持
证上岗的要求;力争使具有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
员达到获证人员总数的20%以上。
8.抓好重点,提高层次。“十五”期间,重点抓好劳动力市场中覆盖70%以上从
业人员的300个职业(工种)的技能鉴定工作,并适应社会职业变化和劳动力市场需
求,开发新职业、新工种、新技能的鉴定,逐步做到为所有需要职业资格证书的劳
动者提供认证服务。进一步改革技师评聘方式,逐步将技师、高级技师由企业内部
评定,转变为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鉴定。
9.根据各类不同人员的特点扩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引导企业尽快完成企业内
工人考核向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过渡。继续扩大企业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
试点,进一步探索社会化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的鉴定方式。针对不同类
型的职业学校(院)的特点,研究制定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模式,明确工作程序和具
体要求,指导学校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改
革教学模式。按照职业培训市场化、社会化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培训机构职业(工
种)种类多、培训灵活性强等特点,规范对其学员的技能鉴定工作。县级职业技能鉴
定机构要将工作范围和服务对象向乡镇企业和农村拓展,为乡镇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
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继续在军队技术兵中推进职业资格证书
制度,加强对军队技术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
四、加强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工作队伍素质,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
10.结合落实《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立法工作,
大力支持和积极指导各地的相关立法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
章、地方法规相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法律法规体系。抓紧配套
规章的制定和修订,完善相关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文件。
11.根据社会职业变化的情况,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调整和
增补工作,并定期公布。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要求,加快
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和相应培训教材的开发,并注重体现对劳动者创新能力、合作
能力、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关键能力的要求。“十五”期间,要完成300个主
要职业(工种)的标准制定工作,并逐步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更新为国家职业标准
。
12.在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按照统一鉴定所(站)条件、统一考评人
员资格、统一命题管理、统一考务管理和统一证书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职业技
能鉴定的管理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督导制度和社会监
督机制,加大对各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构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力度,实行社会
监督和举报制度,建立违纪违规惩处和责任追究制度。
13.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建设的科学规划和规范管理,调整鉴定所(站
)布局,严格鉴定所(站)审批,反对不正当竞争。运用国家题库和国家考务管理
等技术系统,提高鉴定所(站)工作质量,强化日常管理,完善鉴定所(站)年检
评估制度。
14.加强国家题库网络建设。提高试题资源质量,抓好操作考核题库的开发,扩
大国家题库试题资源的覆盖范围。2001年底前完成实行就业准入的主要技术工种的
题库开发,并完成50个职业的操作技能模块化题库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十五”期
间,使国家题库覆盖我国主要鉴定考核职业(工种)的50%以上。进一步抓好国家题
库网络运行管理,强化国家题库运行质量监督,实行国家题库省(部)级分库运行
年检制度。
15.推动考务管理现代化。通过推行国家考务管理系统,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实
施过程实行规范化管理和实时监控。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统计工作,通过计算机网络
管理,提高统计分析质量。进一步完善证书验印、核发与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证书
网上公告和网上查询系统,向社会提供更加便利和优质的服务。
16.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科技含量,学习国内外先
进的考试方法和高新技术考试手段,增强自身吸纳先进方法和技术成果的能力。推
广应用职业分析和标准制定方法、模块化操作技能命题技术、智能化知识理论考试
技术、仿真模拟操作技能考试技术等实践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关
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着手建立网络化的职业资格培训考核管理与实施系统,适时
启动国家职业资格在线工程。
17.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人员素质,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完善考评人员的培训
、考核和资格认证办法。加强考评人员职业道德和考评技术方法的培训,提高考评
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 质。完善考评人员的聘用和管理办法。通过轮训等方式
提高鉴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进一步搞好专家队伍建设,为鉴定工作提供技术咨
询和技术服务。
18.选择一批在设备、场地和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的职业学校、企业培训中心或其
他培训机构作为实验基地,开发和检验标准、教材、题库、考试技术及考务管理技
术,使其成为先进的职业培训模式、鉴定方法和考试技术的实验中心,成为职业资
格证书制度的示范窗口。
19.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的职能,特别是要抓好统
筹规划、制度建设和质量督导工作,积极支持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建设和
发展。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增加技术设备
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行政部门搞好分工合作和协调配合,充分发挥
组织实施、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的作用。
20.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的基础研究,扩大宣传。加强前瞻性、基础性和应用型项
目的研究,开发职业标准、培训教材、命题考核、技能竞赛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方
法。有针对性地选择引进国外有影响的职业资格证书,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开展多
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认识,扩大职业资格证书
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