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
【内容分类】综合
【分类细目】综合性政策法规
【时 效 性】有效
【颁布单位】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等
【颁布日期】2004.02.06
【实施日期】2004.02.06
【失效日期】
【失效说明】
【发 文 号】综治委[2004]4号
【主 题 词】
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
自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两个《决定》
颁布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以下简称刑释解教人员)促进就
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当前,我国就业压力较大,社
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技术;一些刑释解教人
员好逸恶劳的恶习很深,加上社会上对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和歧视,因此,刑释解教人
员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
路,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为了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
导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特殊性和
重要性,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尽最大可能
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各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将刑释解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
会保障工作作为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分解,督促检查,认真落实。
各级司法行政、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税务、工商、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切实
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为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提供服务和指
导,做好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应充分
发挥各自的优势,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协助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三)更新观念,适应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变化情况,积极探索促进就
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途径。注意总结新经验,不断拓宽渠道,鼓励刑释解教人员通过灵活
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包括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逐步实现就业市场化、社会
化。要在帮助和引导刑释解教人员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就业的同时,制定并落实积极的政策措
施,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或临时社会救济。
(四)在社区建设工作中,有关部门应将社区就业作为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的一个主要渠
道。要鼓励刑释解教人员在社区服务业的岗位就业,特别是在政府开发的面向社区居民生活
服务、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社区公共管理的就业岗位以及清洁、绿化、公共设施养护等公
益性岗位上实现就业。
二、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实行扶持政策
(五)监狱、劳教所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的方针政策,教育服
刑在教人员特别是即将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的人员掌握出狱所后基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常
识。要进一步加强对服刑、在教人员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劳动和社会
保障部门要支持和配合监狱、劳教场所管理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适当
减免有关费用。
(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对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岗位信息,刑释
解教人员参加由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再就业定点单位培训的,经考核合格并实现
就业后,可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减免培训费用。
(七)对刑释解教人员在2005年底以前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三年免征营业税、城市维
护建设税、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八)根据中办、国办《政法机关保留企业规范管理若干规定》(中办发[1999]17号)
中“对司法行政机关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开办的为刑释解教人员作过渡性安置的企业,
政府有关部门要扶持其发展”的规定精神,对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实体实行税收扶持。
1、对司法行政机关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开办或认定的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实体,安
置刑释解教人员达到职工总数的40%以上的,由安置企业提出书面申请,市(地)司法行政
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报同级税务部门批准,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2、各市(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会同财政、税务、工商、
司法行政机关对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实体实行年审。经年审合格的继续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凡
年审不合格的取消其实体的资格,不再享受优惠政策。
3、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实体应当接受司法行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税务、工商管理
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按规定报送有关报表,禁止弄虚作假骗取优惠政策。
(九)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构所需的业务经费,各级财政要列入年度预算。
三、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的责任田和社会保障
(十)对城市(含城镇)户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
标准的,各级民政部门应将其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十一)城市(含城镇)户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在服刑、劳教前已参加失业保险或正在领
取失业保险金,其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后,符合条件的,可以按规定享受或恢复失业保险待
遇。
对被判刑或劳教前已经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刑释解教人员,重新就业的,应按
国家有关规定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按规定
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对被判刑、劳教前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刑释解教人员,可按服刑
或劳教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并参加以后的养老金调整。
(十二)农村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在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回原籍居住地后,应及时落实
责任田(山、地)。因无生活来源造成生活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村委会出具证明、乡镇司法
所和民政办报县(市、区)司法局、民政局审核同意后,可领取地方政府临时社会救济。
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贯彻本《意见》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措
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