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内容分类】综合
【分类细目】综合性政策法规
【时 效 性】有效
【颁布单位】国务院
【颁布日期】2004.03.16
【实施日期】2004.03.16
【失效日期】
【失效说明】
【发 文 号】国发[2004]7号
【主 题 词】
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
部门认真研究制订防治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开展健康教育,落实防治措施,加强患者救治,
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传
播和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防治工作还存在宣传教育不够广泛、疫情
监测不够落实、干预措施不够普及、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防治力量薄弱、技术手段欠缺、一
些地区和部门对防治工作认识不够等问题。为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趋势,切实加
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
艾滋病防治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
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把这一关系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坚决
遏制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势头。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年)的通知》(国发[1998]3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
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通知》(国办发[2001]40号)精神,制订具体防治目标和行
动计划,实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疫情比较严重的省、自治区、
直辖市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其他地区也要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制,落实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
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每年组织开展全国艾滋
病防治工作督导检查,对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当、隐瞒疫情、玩忽职守造成艾滋病传播和流
行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坚持预防为主,实施综合治理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农村和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重点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机
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广
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要使公众了解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知识和办法,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
各级各类新闻宣传单位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列为宣传重点之一,制订具体的
宣传计划,并认真予以实施。中央和地方主要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要设立专门
栏目,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并定期播放或刊登有关艾滋病防治和无偿
献血的公益广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
的指导和督查。
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三下乡”等形式,在农村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工
作。要积极配合卫生等部门编写、印发适合农村地区的宣传材料,做到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
乡乡有音像宣传品,村村有宣传挂图,户户有宣传手册;支持乡(镇)和疫情比较严重地区的
村建立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栏。要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农贸集市、节假日等
机会,在群众集中的地点不失时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
血知识宣传活动。
教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学
计划,落实教学课时。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要深入持久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和
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铁路、交通、民航、质检部门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对旅客宣传的内容。
疫情比较严重地区和边境口岸的候车、候船、候机室,要设置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的
宣传专栏和宣传牌,摆放宣传教育材料;有影视广播播放条件的旅客集中场所,要适时播放
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
文化、工商部门要切实加强娱乐服务场所管理,要求娱乐服务场所公开张贴和摆放艾滋
病防治宣传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
众组织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卫生部门要会同公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因吸毒导致艾滋病传播比较严重的地区开展
药品维持治疗和针具市场营销试点,并逐步加以推广。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要采用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向就诊
患者、服务对象宣传艾滋病防治和安全套使用知识。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要采取适宜的
形式宣传推广使用安全套,设立安全套自动售套机。安全套生产、经营企业可利用商业网点、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计划生育网络,开展安全套公益广告宣传活动。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宣
传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公益广告
宣传。
(二)依法管理,强化监督。
卫生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加强对无偿献血工
作的组织和领导,会同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动员全社会健康适龄人员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提高无偿献血率;会同食品药品监管、公安部门切实加强对采供血机构的管理,加大对非法
采供血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坚决杜绝艾滋病经血液途径传播。
要强制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做好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毁形和有关重复使
用的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防止艾滋病医源性传播。
公安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贩毒和吸食、注射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强
制戒毒人员、查处的卖淫嫖娼人员和城市流动人口等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公安、司
法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羁押和被监管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检测、筛查、治疗和有关
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为羁押和被监管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
患者设立专门场所。
卫生部、法制办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开展调查研究,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对
其中不适应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的依法予以修订,同时研究起草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专门法
规。各地区也应当结合实际,完善本地区有关立法。
(三)切实做好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
国家在疫情比较严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开展以治疗和关
怀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推动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
患者在社区、家庭获得治疗和帮助。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工作要针对社区需求,提供知识培训、
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医疗护理和咨询关怀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使社区各类人群,包括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性病患者以及高危人群都能连续、方便地得到有关信息与服务,营造
一个有利于艾滋病预防、治疗,有利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部门
和地区要加强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的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工作,根据工
作进展和质量对示范区适时进行调整。
国家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防治咨询、筛查,并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药品进行预防性
治疗,降低经母婴途径的艾滋病病毒传播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及有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
继续做好阻断经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工作。
三、加强疫情监测,规范疫情报告
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和相关咨询。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艾滋病疫情监测,开展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力求准确
掌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数量、疫情变化阶段性情况和流行趋势。卫生部要会同财政部
研究制订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和相关咨询的具体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上报本地区艾滋病疫情,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对瞒报、漏
报和迟报疫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落实救治政策,做好药品供给
国家将抗艾滋病病毒药品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和城
乡医疗救助支出范围,向农民中的艾滋病患者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抗艾滋
病病毒治疗药品,对经济困难艾滋病患者相关疾病治疗药品费用给予适当减免。艾滋病患者
的治疗主要在当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鼓励流动人口中的艾滋病患者回乡接受治疗。劳动保
障部、卫生部要抓紧研究确定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的抗
艾滋病病毒药品品种,切实保证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要加强新型艾滋病治疗药品的研制和生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继续支持艾滋病治疗药
品的研制与开发,加快艾滋病治疗药品审批过程,努力推出一批安全、有效的艾滋病治疗药
品。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实行定点生产、统一集中采购,纳入国家药品储备,统一分配、调拨,
并通过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网络逐级分发。各地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执行卫生部《艾滋病抗病
毒治疗药品项目管理规范(试行)》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项目管
理执行方案(试行)》,严格规范抗艾滋病病毒药品的使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抗艾滋病
病毒药品分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
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及时、有效地做好艾滋病患者救治工作。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防治经费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必要的药品采购、健康教育、人员
培训、疫情监测、示范区建设、防治能力建设和患者救治的经费。疫情严重地区的各级财政
要设立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中央财政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经济困难地区和疫情严重地
区的抗艾滋病病毒药品采购等给予资金支持。要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的监督
检查,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要合理安排防治经费,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能力建设。积极支持有关医疗卫生机构改善
艾滋病防治基础设施,改善防治条件。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人员培养、培训工作,提高防治
技术水平。同时,高度关心防治人员的身体健康,努力避免职业暴露感染,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可视财力状况对基层防治人员给予一定津贴。
六、开展关怀救助,加强病人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有关社会
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解决艾滋病患者遗孤免费义
务教育问题。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
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
要根据卫生部《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采取医疗服务、社
区服务、社会与家庭关怀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管理,
消除社会歧视。要进一步发挥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的关怀活动。同时,要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对恶意传播
疾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七、开展国际合作,提高防治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争取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积极参与国际社会防治艾滋病的活动。要充分借鉴国际社会防治艾滋病的经验,不断总结我
国防治工作有效做法,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
制,努力把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高度,以
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切实、
有效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为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四年三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