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中国教育在线
  周宏米,浙江象山人,199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电子工程系,同年任教五四职业高中(现杭州市美术职业学校)。1992年任学校团委书记;1997年任学校教导主任;2001年任学校副校长;2007年任校长;2016年任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校长。
  育人理念:人品比学识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管理理念:荣誉是让出来的,过错是争出来的;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主要荣誉: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才接触到上网这个新鲜的概念。如今“互联网+”不断深入发展,各行各业都希望借着这股东风实现跨越式发展。
  杭州有一所办了20多年、特色鲜明的职业学校,她见证着时代变迁,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应用型技术人才——她就是1993年建校的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下称电子职校)。学校设有老牌的电子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以及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三大专业群。
  在充满机遇的新时代,电子职校该如何走得更远?2016年,周宏米调岗到电子职校担任校长,这位有着25年职业教育经历的职教人,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了期许。他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与把握,能为电子职校注入怎样的新生力量?

  如今,每年都是大学毕业生的“最难就业季”,不少本科毕业生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现状。而近三年来,电子职校的学生并没有这样的忧虑,因为他们都是各大企业抢着要的“宠儿”。
  周宏米校长说,学校选择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以上,对口就业率在87%以上,不少毕业生进入杭州地铁集团、中国移动、H3C(华三通信)、东方通信等知名企业工作。那么,如此乐观的就业前景背后,又有着电子职校什么样的“育人密码”呢?
  周校长谈道,电子职校办学从来都不“闭门造车”,聆听社会需求的声音的同时,将企业“请进来”,进行紧密合作。“其实,校企合作办学由来已久,早在2007年,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就已与杭州地铁集团合作,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通过与高职联办‘五年一贯制’,专门为杭州地铁培养人才。”
  如今,恰逢杭州地铁大发展时期,杭州地铁总里程到2022年将从现在的80多公里扩建至465公里,显然呼唤着更多应用型人才的加入。另外,电子职校的生源也有优势,“杭州地铁集团对员工有本地化的需求,高校的学生很多都不是杭州人,流动性较大,相对不稳定。”
  在这样一个节点上,周校长决定抓住时机,2016年与杭州地铁集团进一步合作,每年新增2-3个三年制“地铁订单班”,为杭州地铁培养司机、通信信号、机械电子维修、机电一体化、站务等人才。毕业后,通过选拔直接进入杭州地铁集团工作。
  “这么一个合作的好机会,怎么能放过?现在,杭州地铁对毕业生的踏实肯干很满意。未来,我们会继续完善产、教、研一体的培养机制,争取打响‘进地铁 找电职’这块品牌!”周校长说,实际上,十年以来,电子技术应用这个老牌专业一直发挥着效应,每年招生情况都很火爆,好口碑早已在家长中间口口相传。
  职业教育不光有教育的属性,还有职业化的部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与企业“对口”的人才?这就不得不提到电子职校的“现代学徒制”。据周校长介绍,“现代学徒制”具体而言就是,企业的技术骨干与学校的专业老师共同开发校本课程,采用“理论课堂+实训室+课外+实训工厂+创新工作室”等多种方式,以项目为核心融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过程。学生即是学徒,通过培养后,毕业时自然会具备正式员工的素质。
  “现代学徒制”在电子职校随处可见。除了杭州地铁集团,数联中国也与电子职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合作,设立场景设计项目,共同开发课程,培养场景设计师;翻翻动漫设计公司进驻校园,学生可以跟着老师和师傅一起写文案,即兴漫画创作,还可以在校内创客教育基地“电骁儿”体验实战,亲手为同学们做咖啡。
  不过,电子职校与各大名企的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既需要学校专业的多年积淀,也需要校长的前瞻性目光。周校长坦言,校企合作一度是学校的短板,原来多跟小微企业合作,但他们对人才的需求量不够大,一年招满了第二年就不需要的现象频现。“因此,我们现在争取与更多大中型企业建立联系进行合作,比如大华、海尔等公司。明年,海尔公司将与学校联合建立物联网创客中心。”
  校内学生能成为公司的股东,在外签合同、接单,在内开股东大会、分红?这不是异想天开,而是电子职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创业工作室“萤火CG”的真实情形。周校长分析,由于文创行业创业色彩浓厚、创新意识强,学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别鼓励学生们开展“微创业”,增强创新创业能力。
  2013年底,在学校的支持之下,“萤火CG”改造为混合股份制的工作室,这是全国首家中职生混合股份制工作室。学生可以技术入股,也可以零用钱入股,学校则以5000元启动资金与设施设备折算入股。学生们成了创业的小股东,自然对工作更上心。目前,混合股份制运作两年多,已经接了300多个单子,工作室与30多家公司合作。
  “其实,像这样的工作室,电子职校共有22个,”周校长说,这些学生还未成年,不能注册成立公司,但通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为他们进入大学后直接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中,近三年,电子职校的学生在全省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另外,近三年参加国赛也获得了7金5银4铜的傲人成绩。竞赛获奖无疑代表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了肯定,也有不少大学因此为他们敞开大门。“有一个学生跟我说,万万想不到,我从电子职校毕业,还能有好几所大学争着要我!”听到这样的话,周校长十分欣慰。
  创新不仅是学生中的一个关键词,对电子职校的办学而言,创新更为重要。周校长认为,创新需要面向未来,要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与时俱进。目前,电子职校已经拥有61个校内外实训基地,59个实训室,能充分满足师生日常教学、实训和科研需要,但周校长仍一直寻求突破。
  他说,在大数据背景下,立足于电子职校的专业优势,学校自主研发了一套电子“云实训”系统,由数字操作平台、视频录控中心、云服务器三部分组成,学生能借着多样的数字化资源学习,教师能借助视频和网络实时查看、帮助、评价学生的学习,用云服务器分析学习数据,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和智能。目前,“云实训”系统获得了浙江省第五届教学成果一等奖,电子职校也被评为省首批“数字资源基地学校”,未来将向全省推广。
  此外,教学内容的创新更需有前瞻性。“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做出调整,才能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空间。”周校长考虑到,如今社会发展正朝着“机器换人”的时代迈进,对民用服务型机器人需求旺盛,将相应的应用技术引入到教学培训上来乃是大势所趋。
  于是,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开设了一套无人机方向、机器人方向的选择性课程体系,建设相应的创新实训室,建设集教学、培训、生产、维护、销售、研发等于一体的机器人创客中心,全方位打造服务型机器人的品牌。而且,学校计划与安吉中国无人机创新中心和各中小学合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的发展。
  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VR的爆发元年,而电子职校早已紧跟潮流,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了虚拟现实VR制作方向。在实训室里,戴上VR眼镜就能看到老师与学生共同拍摄制作的学校各地点的360度全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VR专业的毕业生以后可以从事VR虚拟旅游、VR虚拟展示、计算机操作应用等方面的工作,与时俱进的人才总是会有出路的。”周校长如是说。
  职业教育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对于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从业近30年的周校长只说了一句:“职教是实在的,接地气的,而我是一名实在的职教人,实实在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多年来,职业教育务实肯干的特点深深感染着他,这也正是他心甘情愿在这片热土上耕耘不辍的原因。
  1990年毕业后,周校长进入了当时的五四职业高级中学(现杭州市美术职业学校),从教师、教导主任,到副校长、校长,20几年如一日,风风火火走来。直到2016年,调任电子职校校长。
  作为资深的职教人,他能感受到二十几年来职业教育起伏的每一个脉搏。回忆起从业之初的情形,周校长说:“90年代初,中等职业学校算是比较风光,那时录取分数甚至比普通高中还高。”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的口碑和生源却一度滑坡。
  2008年,开始实行阳光工资,中职与普高的教师待遇一样,职教人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如今,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浙江省重点实施“三名工程”,打造浙江中职教育的“名校、名师、名专业”,极大地激发了中职学校的活力。不仅如此,政府在政策、资金上都有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与倾斜。“能在杭州当一名职教人,很幸福。”
  不少家长担心,中职生的文化课成绩不突出,会不会影响未来发展?对此周校长说,曾经的“后进生”来到中职后发现,与身边的人差距不大,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专业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好,信心上来了,文化课成绩也有所改善。说到这些,周校长十分感慨:“职教同样是一份‘育人’的事业,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时,他们自然而然会有所改变。”
  让周校长欣喜的是,学生的学习进入了良性循环后,升学也是水到渠成。每年,电子职校约70%的毕业生选择升学,其中15%左右能考入本科院校。“曾经我也以为,职教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后来慢慢发觉‘断头教育’不能任由发展。如今,中职打通了学生升学的立交桥,为有就业和升学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
  说起职业教育,自然绕不开“工匠精神”,在周校长看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自己的行业努力做到极致,就值得敬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匠精神’。”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备12045350号-1 | 文网文[2008]22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902063号
版权所有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