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西农精神”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有担当的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84年来,心怀社稷、情系苍生,面向国家粮食生产、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区域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选育的小麦品种主导了黄淮麦区六次品种更新换代中的四次,涌现出了育成我国推广面积最大品种"碧蚂1号"的赵洪璋院士;开创世界小麦远缘杂交领域,荣获200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李振声院士,育成的"西农979"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面积过亿亩,荣获陕西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的王辉教授等育种大家。选育出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拥有自主产权的苹果品种——秦冠,有望替代红富士的瑞阳、瑞雪等苹果新品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有精神的大学。从20世纪30年代起,学校师生扎根杨凌,立足陕西、面向全国、辐射世界,积淀和形成了学校师生特有的"文化禀赋"和"精神气质"。面向新时代,学校师生正在"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的鼓舞下,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牢牢将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上而不懈的奋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有文化的大学。学校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源地——陕西杨凌。早在4000年前,就有农神后稷在此教民稼穑,推动并实现了文明时代的到来。20世纪30年代,学校决定在杨凌奠基建校,希望师生能秉承后稷教民稼穑之为,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再造新的辉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花园式"大学。先后建成了文化生态园、经济树木园、坡地公园、牡丹园、月季园、四季广场、耕耘广场、林苑广场、榉树广场、枫苑、小西湖等文化景观,及银杏路、七叶树路、栾树路等校园主干道路20余条,校园绿树成荫,处处是景,现有校园绿化面积110.6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有生态园林大学之美誉。
学校现有教职工4509人,其中专任教师2073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7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7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4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43人,学校"特聘教授"1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
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的技术领军人才和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的领导者。
"产学研"人才培养特色。立足校内育人平台,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系统构建课程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实践创新和综合能力培养,将人才培养引入生产实践,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区项目,设置创新实验学院,构建以现代生命科学为核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富有特色的管理运行机制,创建"2+X"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涵盖农学、林学、动科和动医等传统农科专业,在全国农林院校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按拔尖类和复合类两种人才培养类型,在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动物科学、林学、农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和动物医学等8 个专业深入推进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新机制。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先后与国外15所高校签订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开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1"项目,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后可同时获两校学位。
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按"厚基础、宽口径"要求,设置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实行一、二年级大类培养,三、四年级分专业培养。2014年,对农学、食品、生物等 8个专业分三个类别实行大类招生试点。2018年,将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拓展到工商管理、水利工程等11个大类,包含32个本科专业。
学校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之列,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之列。
学校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以解决食物生产、资源利用及生态保育、区域发展、食品安全等重大科学和技术为使命,组建了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动物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等5大学科群,通过这些学科群的建设,将带动、支撑学校本科专业发展。
第一类 传统农科类专业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园林等专业,这些专业基本都是建校初期就开办的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目前这些专业已经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改造升级的现代农业类专业。纵观很多选择农学学科的人,有的致力于专业研究,成为了科研方面的专家;有的关注于技术实践,成为了创业方面的专家。我们看到的现在备受关注的种植业、种子行业,这些都是农学研究转化而成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相较于工业来说还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随着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以后,势必会带来新的、更多的机遇。可以说,农学类专业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专业。
第二类 现代生物类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第三类 农业工程类专业
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这些工程类专业与传统的工科类院校有所不同,具有鲜明的"农学"特色,比如说水利工程专业是以解决农业用水问题作为研究的重心,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实现农业自动化、现代化为研究重点。
第四类 食品化学类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日益重视,食品安全和食品工业这个专业在未来的就业方面势必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潜力。学校在1994年成立了葡萄酒学院,是亚洲第一所专门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推广,培养葡萄与葡萄酒生产、营销、管理及科研推广高级人才的学院。
第五类 生态环境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快速增长,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家提出"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其中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美丽中国"建设,未来环境、生态类的专业人才一定大有用武之地。
另外还有信息类、机械电子、土木建筑、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类等专业。
2018年招生政策与2017年没有大的变化。
1、招生计划与专业。招生计划与2017年持平,在全国31个省份均有招生,各省计划与往年基本持平,具体计划数以各省招办公布的为准;全校共62个招生专业,其中32个专业按11个专业类招生。按专业类录取的学生,入学1~2年根据学校相关文件规定,选择所录取专业类中的相关专业学习。
2、录取规则。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调档比例原则上在105%之内,具体根据模拟情况确定。在内蒙古按照100%投档。对于进档考生,学校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内蒙古考生按照专业清原则安排专业。
除环境设计(艺术类)专业要求考生须达到各省确定的专业课考试本科线,其余专业没有单科成绩限制。
学校认可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全国性政策性加分,并按照加分后的投档成绩提档和录取专业。
各专业(类)录取男女比例不限。各专业(类)考生健康状况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英语专业限英语语种考生报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由于部分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其余专业不限语种。
3、关于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按照已经公布的简章规定录取。
学校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地对学生实施全程化、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与1000余家全国有影响的大中型企业、行业龙头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经济建设重点区域的用人单位联合建立了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每年举办大型综合性毕业生供需洽谈会2场,单独举办经管类、园林类、农科类、畜牧兽医类、葡萄酒类行业较大规模专场招聘会,举办行业及重点区域中型招聘会20余场次,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800余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逐年上升。本科毕业生就业类型以企业就业、升学和出国(境)、事业单位就业为主。
农业是国家基础性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多,资源稀缺、环境恶化、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现代农林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农业院校,其办学与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始终紧扣"三农"发展主题,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积极开展现代农林业研究,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为毕业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本科毕业生每年保送研究生比例达17%以上。2018年有900多名获得推免资格学生被录取,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录取的学生比例达98.97%。全校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的人数比例每年约40%,每年有2000多人继续深造。园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部分专业毕业生考研比例达到70%。
学校地处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陕西杨凌,杨凌是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校园面积近6000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享有"生态园林式大学城"美誉,是青年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之地。
学校以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宗旨,鼓励学生全方面发展,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打造 "校园之春"、"金秋文化艺术节"两大文化艺术节、建有高校唯一的大学生阮乐团,还有各类学生社团近百个。重视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每年举办100场素质教育报告会,先后邀请李振声、李肇星、李开复、于丹等名人名家来校为学生作报告,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学校科研实力的强大和魅力,与科研成果亲密接触,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爱校意识,用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我们学校已连续三年举办"品味西农"活动,每年会选择1-2个品种的科研成果,让全校学生免费品尝,如:苹果、樱桃、猕猴桃等,让学生体验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品味自主培育的生态瓜果。这项活动深受广大在校学生的欢迎,学校今后还继续推进这项活动。
自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国际化办学,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注重学生国际化培养。学校先后与世界上154所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同时也建有11个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特别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吸引了沿线12个国家5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入其中。每年有大约1000多人的国外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为学生的出国留学、交流访学搭建了诸多平台:
一是学校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生出国留学项目的签约高校之一,学校近年来已经连续公派1400多名学生出国留学;
二是学校与国外15多所知名大学签订了"2+2"、"3+1"的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修完双方规定的课程,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可以拿到国内、国外两所高校的学位证书;
三是学校实施本科生国际视野拓展计划,每年也会选拔500余名优秀本科生去国外交流访学;暑假选派优秀本科生去国外进行实践访学;
四是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个项目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生培养项目,每年通过高考录取招生,每年招生计划60名,在部分省份有招生计划,实行"3+1"培养模式,前三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读,达到对方条件后,赴林肯大学学习一年。学生完成学业,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后由西北农林可达颁发毕业证和学业证,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颁发学位证书;
五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申请国外政府奖学金的渠道出国留学。
根据近几年我校的录取情况,考生在报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充分了解我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参考我校前几年各专业在本省的录取分数线,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的专业报考,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2.准确了解我校当年在该省招生计划及专业的有关要求;
3.在对待是否服从本校专业调剂时,考生要慎重,如果填写"服从",可以增加被我校录取的机会,如被录取到你不十分满意的专业,可在一年后按学校有关转专业条件,申请转专业。如果填写"不服从"就意味着学校只考虑你所填报的专业,如果分数达不到所报专业,存在较大的退档风险。
4.对于获得我校自主招生、高校专项计划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入选资格的考生,要按照其所在省份省级招生机构规定,在相应批次或志愿填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并按照我校已公布的招生简章填报专业志愿,否则将不能享受相关招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