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发布会

自主招生与生源争夺

自主招生与高考加分

2003年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自主招生正式步入中国教育的舞台。与地方教育部门相比,各高校给考生的实惠更为直接。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报考,许多高校承诺考生一旦获得该校自主招生资格都将给予降分录取,这对于未通过该校自主招生的考生而言,无异于“加”了分。

从2009年开始,许多高校便开始提高自主招生的加分额度,北大、清华将以前的上限20分增加到了30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是将加分的最高分值定为40分。2010年,参加北大自主招生面试的1700余名考生均有加分,加分幅度在5分到30分之间。2011年,有100多人获得了清华40分加分,更有十余人获得了加60分的殊荣。

自主招生院校变化

2003年,教育部挑选22所部属重点高校开始进行自主招生的尝试。到2010年,全国具有招生自主权的高校已达 80 所,数量增长了近 4 倍。

目前的 80 所具有高校招生自主权的高校均为“985 工程”高校和“211 工程”高校。

自主招生参加人数变化

随着具有招生自主权的高校数量增加,参与到自主招生考试中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长。根据武大招生部门的统计,2005-2009年的5年时间里,有31285人报名参加了武大的自主选拔。

自主招生联考为何吸引众多考生参与?中国教育在线的一次调查显示,首要原因是考生认为“名校录取名额紧俏,大家不愿放弃任何机会”,比例为87.4%;其次是“自主招生考试新颖灵活,更具吸引力”和“可获得高考加分”,比例分别为45.5%和42.5%。也有超过1/3的被调查者承认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是“受从众心理影响”。

自主招生形式变化

自主招生选拔形式因生源问题突出逐步发生变化,已由最先的选优拔尖转为保障生源。上海作为高考生源最少的地区,为保障生源,一本院校开始完全自主选拔,对本地考生而言,准入门槛大大降低。选优拔尖型:高校拿出招生计划总数的5%进行不完全自主招生。高校通过测试来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全国统考,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条件的优惠。保障生源型:近年来,实行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逐渐增多,考生参加这些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用再参加高考。2011年江苏省将有26所高职院校试行注册入学。学生不参加高考,不填报志愿,学校通过注册直接录取一部分学生。内部照顾型: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地区实行的完全自主选拔录取。尤为令人瞩目的是,面试结果即能决定录取与否。已经被自主录取的考生,虽然也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

考核方式变化

目前自主选拔录取的考核方式大体可分为四种。

大多数高校喜欢用笔试+面试的方法自主招生,但去多个学校面试会给考生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许多高校在尝试更适合的操作模式,2010年,清华大学借助网络视频服务试点了5地自主招生视频 面试工作,使甘肃、宁夏、广西、贵州、海南的数百名考生直接受益。

考核内容变化

从历年自主招生面试题题型来看,学科交叉的趋势非常明显,对学生知识面的考察也逐步重视。 从 2008 年开始,以“你认为”或“你的观点”为题的面试题数量大幅增加。

2006 年面试典型试题:

你最喜欢的一个数学公式?为什么?(理科)

鲁迅笔名是怎么来的? (文科)

2007 年面试典型试题:

作为奥运组织者,将如何向中学生推广奥运产品?

法国外汇汇率又创新纪录,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2008 年面试典型试题:

现在朝鲜的核问题比较热门,你能介绍核电站和核武器在原理上有什么区别吗?

1个细菌在1分钟后分裂为2个,2分钟后分裂成了4个,那么依次分裂n分钟后,细菌的个数 应当是多少?

2009 年面试典型试题:

你如何看待我国四万亿救市计划?

请用一个成语形容当前世界的经济状况。

2010 年面试典型试题:

中国是否已步入高房价时代,你的观点是?

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你会帮助谁?

2011 年面试典型试题:

假如用一种植物比喻中国人的国民性,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普罗米修斯盗火,燧人氏钻木取火,请谈谈两者不同的文化寓意。

近期房产税、车船税、“馒头税”等均引发社会热议,请谈谈你对纳税与公民权利关系的理解。

大多数高校喜欢用笔试+面试的方法自主招生,但去多个学校面试会给考生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 压力。许多高校在尝试更适合的操作模式,2010年,清华大学借助网络视频服务试点了5地自主招 生视频面试工作,使甘肃、宁夏、广西、贵州、海南的数百名考生直接受益。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