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仅11.7万人。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86.7万人,同比增长了6倍多。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3700万人,增长超过了300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2-1、高等教育逼近普及化阶段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稳步上升。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标志着我国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是达到了40%,13年间每年平均增长1.92%。
图2-1-1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高于全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水平,尤其最近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出现加速增长态势,平均每年增长3%,远远高于此前10余年的1%。根据适龄人口的情况,预计在今后较短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快速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2-2、十五年间普通高校数量增长近2倍
伴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扩招,我国高校数量也在急剧增加。2000-2015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从1041所增至2561所,增长2倍多。
图2-2-1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数量约占世界高等学校总数的11%,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其中本科院校中,2001年以后建立的就有678所,建校时间不足16年的占到了55.6%。高校的培养能力与质量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在高校数量急速增加的同时,高校更名问题随之而来。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1月到2016年4月,全国有167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更名。近年来,高校更名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高校更名问题确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历史问题。50年代院校拆分、合并,出现了很多专科性学校。90年代后期高校开始大合并,高校数量大幅度减少,行业性特点突出的高校纷纷消亡,其中不乏有着悠久历史的高校,比如西安交大就合并了分属财政部与卫生部的西安医科大学与西安财经大学。但是,伴随高校大扩招,高校重现另一轮大发展,各类专科学校,甚至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大学、学院,为今天的校名纷争埋下了伏笔。
图2-2-1-1
中国教育在线就“高校更名”问题进行了一次网络调查,调查发现,超八成受调查用户不支持高校频繁更名。但是高校因为发展的需要,一直存在更名的冲动与需要。
2-3、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一直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高校发展一味追求大而全,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的趋同化现象。
以湖北为例,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2016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共有67所本科院校、321种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多所院校同时开设一个专业的现象较为普遍。湖北省67所本科院校中有62所院校开设有英语专业,紧居其后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7所)、视觉传达设计(54所)、环境设计(51所)、市场营销(50所)、国际经济与贸易(49所)、电子信息工程(46所)、财务管理(43所)、产品设计(43所)、法学等本科专业(42所)。仅从设置的专业角度看,各大学区别不大。
图2-3-1-1
2014年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15个本科专业名单,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专业在“各地低就业率本科专业”中也多次出现,而这些专业都是当前高校普遍开设的,毕业生规模也最大,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等专业的毕业生都超过10万人。这种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倒挂”的现象也从侧面说明了当前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图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