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

  理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在原基础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院,具有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是国内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就开始数学、物理本科专业学生培养,承担了全校数学、物理、力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数学、物理、光学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固体力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理交叉学科博士点,并与信息学院和材料学院共建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博士点。其中应用物理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近年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呈现出积极向上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向实现教学科研并重型学院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数学学科是201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进入前200名的中国大学数学学科之一,物理学科是2011年ESI全球1%学科。

  学院曾经拥有中国工程概率统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级杰出突出贡献专家吴让泉教授;新中国第一批有杰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李绍宽教授;物理教育界享有盛誉的“大学物理-程江版”教材作者、第一届高校工科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程守洙教授,以及该教材的修订版作者汤毓骏教授;80年代连续三年国外发表论文数进入全国前十名的郝天护教授等。

  学院目前由光电子技术领域著名专家、中科院院士褚君浩教授领衔任院长,聘请在国内外偏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应用方面享有盛誉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李大潜院士为数学研究所所长。教师队伍中教授19名(13名博导),副教授43名,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近70%,一年以上海外背景教师比例28%,校兼职特聘教授4名。9名中青年教授兼任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的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以及学术刊物的编委;有上海市曙光学者、浦江学者、晨光学者共6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共4名, 12名教师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宝钢全国优秀教师、桑麻奖、天祥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学院建有数学建模与统计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专业物理实验中心、力学实验中心、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中心(成员单位)、非线性科学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室、光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室、美国Nordsen March—东华大学理学院联合实验室、无锡迈纳德--东华大学理学院联合实验室等教学研究机构,拥有价值3800万元设备2810台套,其中10万元以上大精仪器设备34台套,价值1400万元。学院教师承担了包括国家973、大科学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几十项,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理学院秉承“崇德博学,励志尚实”的精神,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综合素质的优秀才俊,在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国家机关、企 事业单位发挥着带头骨干作用。近年来学院依托上海教育资源的综合优势和国际化背景,结合学科发展前沿以及科技社会发展方向,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内涵建 设,进行国际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许多学生就职于金融、软件、微电子、光电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 表现出很好的发展潜力。

  学院将进一步发扬“遵理谨学、笃行求真”的院训,深化教学研究与科研创新探索,建立师德为先、崇尚学术的优秀的师资队伍,夯实人才培养的平台和基础,加强 特色优势学科建设,进一步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为培养具有良好数理基础和综合素质的东华学子,取得更为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而努力。

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