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交通学校86名党员帮扶贫困等“四类”学生
在“三进三服务”教育实践活动中,武汉市交通学校86名在职党员来到239名单亲、贫困等“四类”学生家中家访,并结成对子,一对一帮扶。
帮助贫困学生先就业再升学
张莉(化名)是武汉市交通学校14级学生,入学时上的是技能高考班,党员教师家访后,根据张莉家的实际情况,让她先就业再高考。
该校招就办夏柏发介绍,走访了4个家庭,张莉家是让他印象最深的。张莉的母亲身体不好,父母都是打短工,一家人都住在九峰外婆家,张莉的爷爷和叔叔在随州,身患重病,都是张莉的父亲资助。张莉姐弟二人都在上学,家里供孩子上学非常艰难。
夏柏发介绍,虽说张莉家庭条件很艰苦,但她很积极上进,入学时考上了技能高考班。“原本她学习成绩不错,准备鼓励她冲刺参加技能高考,但家访后,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夏柏发说,家访后回到学校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张莉申请就业补贴,同时思考这孩子怎么办。“继续读下去,连学费都交不起,家里压力非常大。不读,孩子以后知识储备能力不够……”夏柏发思来想去,打算建议张莉先就业再读书。“往届生随时可参加技能高考。让张莉先就业,缓解一下家里经济压力,再读书。”夏柏发和张莉沟通很久,最终,她同意了夏柏发的建议。
和张莉达成一致后,夏柏发又帮助她选企业,最终在华灿光电上班,一个月收入3500元。“我和张莉已结成对子,会一直帮下去,以后她想回来参加高考,也会帮助她做好复习准备工作。”夏柏发说。
老师成单亲家庭学生的“家长”
和夏柏发帮扶的学生不同,该校学工处肖洋帮扶的对象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目前学生也已就业。
李同(化名)是15届学生,家住洪湖瞿家湾。“第一次去李同家里,看着他的生长环境真的很苦。”肖洋介绍,李同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不知去向,李同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在街道打扫卫生,奶奶务农。“我知道,这个家以后要靠孩子撑起来”。
肖洋介绍,家庭环境导致李同非常自卑,在学校虽说品学兼优,但胆子一直很小,不敢和同学接触。“平时路过教室,我都会进去和他聊聊,慢慢培养他的自信心。”肖洋介绍,去年冬天,他特意去李同宿舍看了一下,看到李同盖的还是夏天的薄被子时,肖洋赶紧去超市买来新棉被。“李同一个月生活费500元,其他同学基本上都是1000元。”肖洋就每个月给李同一两百元作为生活费……在肖洋的帮扶下,李同的性格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今年李同和我商量后,去了一家汽车装备企业实习,一个月收入 2000元。”肖洋说,李同实习后,他专门到单位去看望,教李同做人做事的道理、处事应变能力。“现在我们经常联系,李同有什么事都会给我说。”肖洋说,他早已没有把李同当成学生,而是家里的一个成员。
在帮扶活动中老师们收获感动
武汉市交通学校副校长曹剑波介绍,在家访中,近半数党员自掏腰包给学生家庭送去慰问品,建立完善的学生家访档案,并持续跟踪学生成长。“以结对帮扶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为重点,高度关注孤儿、残疾、单亲、留守、心理障碍、后进生等特殊群体。”曹剑波表示,在帮扶中为学生送去温暖、送去爱心,进一步密切了家校关系,提升了党员教师形象。在这些党员教师的帮扶下,孩子们学业得到明显进步。通过结对教师一对一的课外辅导和利用课余时间补缺补差,促进了他们的学业水平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帮扶过程中,教师们也收获感动。每到一家,家长的盛情和感激之情让教师们感慨良多。曹剑波介绍,通过家访,教师们都知道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也只有孩子能改变家庭的命运,返校后,教师们更加无私地将毕生所学教授给学生,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有用之人。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
扫一扫 关注 |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