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超七成大学毕业生愿“东南飞”
作为一个拥有上百所高校的教育大省,却有超七成大学生不愿意在鄂就业,宁愿“东南飞”。近日,湖北工业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放之带领的研究团队与湖北省总工会进行联合调研,整理出一份关于“招工难、用工难”的调查报告,获得省领导和全国总工会的重视。
大学生:超过七成不愿在鄂就业
胡放之教授的这项调查历时3个月,走访了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等不同层次的5所省内高校和29家人力资源机构。受访的355名求职者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占88人。
调查显示,大学生理想的毕业去向,62.5%的选择找工作,8%的选择自己创业,29.5%的选择考研或者出国。而就业首选地区,70.4%的学生希望去北京、上海或者东部发达地区,愿意留在本地发展的学生明显不足。
与此相对的是,受调查的236家省内用人单位中,出现“用人难”现象的比例高达88.2%。
企业:档次和待遇是两大“门槛”
“人往高处走,哪里的企业平台好、待遇高,毕业生肯定就愿意往哪里流动。”胡放之说,湖北目前国有企业和改制企业多,用人需求并不旺。近年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又对人才技术能力等有较高要求。“大学生更多集中在非重点高校和高职院校,能满足这些工作要求的人其实不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调查中,最能吸纳人力资源的湖北省中小型企业用人“层次”却显得不高,56.8%的企业最缺的岗位是普工。“大学生刚从学校毕业,虽然尚无熟练的工作技能,但又不愿像农民工一样去做普工的工作,这更加剧了就业难的尴尬。”
胡放之表示,调查中,湖北省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在2000元左右。“有些地方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标准,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学生去发达地区就业也可想而知。”
高校: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根本不进行仔细的市场调研,不管一本、二本还是三本,所有高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都几乎相同,这样不造成某些专业人才需求的饱和才怪。”胡放之认为,高校丧失自身特点的盲目“同质化”,直接导致了急需专业人才的企业无人可招。
他表示,现在不少三本院校在学制等方面照搬一本、二本高校,但在就业市场上,学生们在文凭上又明显“底气不足”。他建议应适当缩小学历教育规模,扩大职业教育办学,“德国的职业教育占所有大学教育的70%,很好地推动了该国制造业的发展。我们也应该有条件地将独立院校改制为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让学校成为高级工程师的摇篮。”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
扫一扫 关注 |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