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武汉市中小学课堂变革,落实江岸教育质量一号工程,展示武汉市翻转课堂2.0教学实验阶段性成果及江岸区“名课堂”风采。1月9日上午,武汉市教育局领导、市教科院领导、江岸区教育局领导、各区教研室领导、电教馆领导、武汉市53所翻转课堂实验代表、江岸区各中学教学校长及各校代表共计400余人,相聚武汉市第二十中学隆重举行武汉市中小学翻转课堂2.0教学展示交流暨江岸区“名课堂”展示活动。
武汉二十中是信息技术特色学校,从2015年参加武汉市翻转课堂1.0教学实践以来,二十中的课堂改革之路从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课堂---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常态化翻转课堂-----5D智慧课堂的研究,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在课堂改革中被广泛认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
本次活动由市教科院教研室主任华林飞主持,江岸区教育局调研员潘峰致欢迎词,二十中校长汪玲做《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思考》的主题发言。
(主持人:华林飞)
(江岸区教育局调研员:潘峰)
(武汉二十中校长:汪玲)
本次活动展示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两节课
首先是由马志谦老师带来的一节基于大数据平台支持下的化学课《晶胞的相关计算》,马老师通过一张姚明投篮命中率的热点图,引出大数据统计的话题,接着展示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此知识点的解答情况分析表,通过大数据找出学生的问题。马老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前发布了微课,让学生们学习了计算方法,并在课前做了验证学习。在课堂上,学生点击平板上的AR模型,自如翻转立体构图,加深了对晶胞结构的认识,展示出了一节高效的智慧课堂。
机器人助力课堂教学,新鲜,新奇,新颖。本次活动中,陈娟老师展示了美术鉴赏课程《托物寄情》,课程结合翻转课堂和人工智能进行美术教学。课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了解课程内容,学生并向教师提出了疑惑,课上教师以动物和植物人格化的美术作品为例,帮助学生解惑。通过教师、学生、人工智能三方互动讲解、运用、展示等环节,逐步加深了解国画作品中托物寄情的隐喻手法。陈老师结合PPT课件等,向学生们展示了《二马图》《骏骨图》《奔马》《墨梅图》《墨兰图》等经典国画,“助教”则逐一介绍相关作者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感悟画中的意境。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引入,从多维度,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快速、直接获取画面以外的信息,最有趣的是,在实践环节,当学生们现场完成画作后,只要将画作送到“助教”面前,“助教”只要眨眨眼“咔嚓”一下,转身就会用软萌的声线给出现场评析。
整节课,重难点突出,通过学习,同学们熟练运用了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理解了国画作品中托物寄情的隐喻手法,从画面中感悟国画作品的“弦外之音”。逐步养成了入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情感。
两节课后,市教科院化学学科吴明好老师和美术学科教研员蔡颖莹老师分别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
吴明好老师点评:马老师这节化学课从选题到课堂教学中展现的问题再到推送给学生的练习题都体现了大数据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吴老师还呼吁在场的所有老师:“我们应该拥抱现代教育技术,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更高效的教育效果”。
蔡颖莹老师点评:这节课的看点很多,首先是融合,其次是翻转课堂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应用,再其次是新课改下的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
1、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是必修模块,是基于欣赏评述的延伸和更高一级形式,有更多的理性判断。这节课让学生惊奇而快乐,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感悟。
2、本课结合运用不同的学习媒介、学习方式,丰富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欣赏不同时期的以马为主题的国画作品时,借助了小布的智能扫描和知识储备搜素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美术知识。
3、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升美术素养。运用机器人搜索的功能,帮助学生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中理解作品,并且思考理解各自文化背景的关系。紧扣时代,运用人工智能助力美术教学,教学思路清晰,课堂设计紧凑。都有生动的导语、富有节奏感的设计、层次分明的环节,都有问题设置,且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好的效果。
市教科院信息中心雷刚主任说:从备课组建设工程到高效课堂工程,从翻转课堂1.0到今天的翻转课堂2.0,都在表明武汉市的课堂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同时我们的任何教学方式的变革都是对时代发展进行的回应。雷主任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第一、我们今天展示两节课给大家看什么?第二、我们为什么要给大家看这两堂课?第三、我们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看这两堂课?进一步阐明了本次活动“拥抱技术、融合创新”的主题,同时也为翻转课堂2.0教学实践中我们该怎样做指明了方向。
市教科院教研室华林飞主任说:我们必须要深入理解新课标,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做一个数字化教师之外,还要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怎么落实?要超越简单的具体的知识,去理解和把握具体知识背后的方法,学科思想和学科价值。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我们在智慧课堂的探索的道路上才会越走越远!
最后,由市教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李碧武做总结发言:目前,武汉市已有53所中小学组成了翻转课堂2.0的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武汉二十中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李院长提出了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关键因素的七个认识,第一、我们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结构的构成因素,相较过去而言更加丰富。信息技术知识,教学迁移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能力,数字化的交往能力,数字化的教学评价能力,数字化的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化发展的能力,这些都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数字教师的核心能力。第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外部环境与信息技术结合将更加的紧密。第三、我们过去强调的是学科知识,那么技术知识将成为教师能力结构中新的要素,他与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日益融合,构成我们2.0时代教师的基本知识结构框架。第四、情景化,网络化的教学以及融合线上线下的技术优势,精准教研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最主要的形式。第五、教师专业发展越越来越强调体验参与,要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参与,从个体工作到群体协作,从显性过程到隐性过程,从知识接受到知识构建,从了解信息到培育智慧。第六就是合作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第七、数字化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开发数字教学资源和相关的评价工具。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我们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要求,要转变角色勇于担当,才能不负于这个时代、不负于我们的职责、不负于我们的岗位,不负于我们这个民族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新的技术给教育带来了美好前景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需要我们转变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开辟新的思路。“在改革的路上,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