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2020-12-17 13:43:00
作者:
  "学院不在大小,而在精、在新、在特;条件不在好坏,而在观念,在精神、在干劲。"在学校转型发展的浪潮中,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不等、不靠,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针对目前食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的形势,认真研究行业急需的人才规格,做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努力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双百工程"助力校企合作
  在学校提出"双百工程"专项工作以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先后与多家食品相关企业建立起联系,与不同类型的企业相互交流意见,洽谈校企合作意向,签订合作协议。
  与仟吉食品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是"双百工程"推进的重点项目之一。邀请企业技师参与《焙烤工艺学》的教学,将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带入课堂,将市面流行的烘焙产品作为案例引入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烘焙方向的兴趣,不但使课堂效果得到明显提升,而且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种下一颗"烘焙"种子,通过课堂教学可将部分学生引入"烘焙"行业的大门,将"烘焙"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仟吉食品有限公司有了第一印象,为后期"仟吉实验班"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校企共建专业委员会
  长期以来人才市场供需"两张皮"的矛盾较为突出,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遗余力的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然而企业在遴选人才过程中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降低标准,最终没能挑选到中意的人才,什么规格的人能更好的满足生产的工作岗位需求,企业更有发言权。为了弄清正确的培养方向,最好能组织有企业参与的专业委员会。
  为了培养烘焙方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食品科技学院多次到仟吉食品有限公司研讨人才培养规格,邀请仟吉的领导来校参加专业委员会的研讨会,反复的交流,思想上碰撞,从企业角度提出用人规格,进一步梳理培养方向,探讨如何实现烘焙人才培养的途径。最后达成一些共识:对烘焙行业来说,实操能力和经验性要求较高,单纯通过课堂或者实验室教学很难满足企业要求,一定要到生产一线进行实战训练才可能真正到达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该思路正是后期开设"仟吉实验班"的基本指导思想。
  校企共襄人才培养方案
  在企业实施教学的大胆设想变成实际操作方案可能存在诸多方面的困难。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是严格按照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而企业技术岗的业绩考核是按照岗位职责要求来操作的;学校是通过课程学习来获得学分,修够相应学分才可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企业强调的是工作过程中的规范性一定要按照操作要点予以执行,学校和企业的运行方式和考核要求完全不同。
  在与仟吉食品有限公司专业委员会技术人员探讨的过程中,双方都在寻找一种既能满足企业岗位技术要求又符合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方案。按照企业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专为仟吉实验班制定一套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学分计算的模式对学生进行阶段式的考核。这样既能通过一线学习掌握企业要求的岗位技能,又满足学校修学分的管理模式。这一思路直接促成了专门针对"仟吉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为后期"仟吉实验班"的运行提供了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的有力依据。
  校企共管助学生成才
  在执行"仟吉实验班"方案时,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学习,如何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又是一个新的困难,经过与企业交流,同时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由企业和学校各选派一名责任心较强的老师来共同负责"仟吉实验班"的日常管理,每月进行技能和实操的考核,考核的结果为校企共享,合格后给予学分认定。同时定期进行校企和"仟吉实验班"学生参加的沟通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解决。在生产一线的成长更有实际意义,在进行沟通会的过程中会发现各类问题,有主观的,客观的,制度造成的,偶然发生的等等,从开始的简单吐槽到后期技术技能的研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成长,能理性的看待和分析职场中的"问题",逐渐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结合,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专业素质明显提升。
  获得双证助学生就业
图为仟吉实验班学生参加校企双方共同组织的结业考核
  通过的"仟吉实验班"的学习(3+1模式),学生每个阶段考核都获得通过后,最后参加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织的结业考核,获得通过后可获得由学校和仟吉食品有限公司共同颁发的"仟吉实验班毕业证书"。经过几年的探索发现,经过"仟吉实验班"模式培养的同学,除了烘焙技能完全能满足相关企业要求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同级传统模式培养的学生,一部分同学留在公司作为储备干部继续发展,没有选择留在公司的学生,就业能力明显优于同班的其他同学。
  经过几年的探索,"仟吉实验班"3+1培养模式基本达到了预期培养目标,留在公司发展的同学基本能做到毕业就上岗,选择在烘焙行业发展的同学毕业后很快能在新的公司成长为骨干。(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 卢金珍 隆琪)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