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学院机电学部开展“体悟革命思想,传承红色精神”暑期实践活动
百年伟业,奋斗征程,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就了今日的美好生活。为缅怀先烈,追寻红色足迹,体悟革命思想,引导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定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机电学部“星火”实践队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青山有幸埋忠骨,望今当思英烈魂
全体成员于7月13日下午前往宜昌市当阳襄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馆学习参观,为烈士献上花篮,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此次活动被当阳电视台全程报道。
襄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馆占地19.95亩,建筑面积778.14平方米,由纪念碑、纪念馆、陈列馆、烈士祠、牌坊五大部分组成,展示了襄西人民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史实,陈列了624名区营级以上烈士的革命事迹。
纪念碑碑体高22.5米,碑座64平方米,如同一把利剑钉入大地,昭示着烈士英魂对这片土地与人民的热爱与守护。碑前,“星火”实践队的王豪情同学与徐灿升同学共捧花篮沿阶而上,心怀对先烈的敬仰,神情肃穆。花篮献上后,实践队全体成员肃立纪念碑前,三鞠躬以表哀悼。随后,由李行同学领誓,实践队全体团员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面向烈士英魂宣誓。
接着,实践队来到烈士祠,在机电学部分团委书记易凤临老师的带领下参观烈士革命事迹,情至深处,几度哽咽。祠中624名烈士,有年过半百也有正值青春,他们生于最黑暗的时刻,用生命托举革命的烈火,又在煌煌辉光中倒在胜利的前夜。同学们仔细聆听,认真观看,将“在襄西献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十四个字刻入心间。
最后,当阳电视台的记者对易凤临书记与机电学部第18届主席团成员陈文涛进行了采访,易凤临书记在采访中表示青年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探寻红色足迹,学习革命先烈的优良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做新时代四有好青年,将来能够为社会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
百年华诞,百年拼搏,起于垒土,喜迎盛世,而那批生于黑夜的先行者,铁屋壁垒中的先醒者,唤起民族觉醒的革命先烈们绝不应该被世人遗忘,参观烈士陵园,是铭记历史,是坚定信仰,更是不忘苦难,用行动告慰先烈,我们从未忘记,我们永远感恩。
探寻红色当阳,传承党员精神
生命短暂,岁月绵长,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时间洪流中,总有那么一群共产党人,牢记使命,五十年如一日的书写着自己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为发扬红色精神,探寻红色足迹,引导青年聆听初心故事,回顾革命思想,从不同的时间维度出发,品味党员职责。7月14日,机电“星火”实践队在白龙村董尚萍主任的带领下前往白龙村开展“寻访在党50年老同志”实践活动。
穿过坎坷的小路与大片的玉米地,我们来到了第一位老党员同志彭宏全爷爷的家中,作为一名党龄超过50年的党员,曾任村干部的他依旧保持着非常简朴的生活。在面对为什么选择入党这一问题时,彭爷爷坚定的回答到:“没别的,就是想为人民服务!”在他看来,党员就是旗帜,就是标杆;成为了党员,工作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克服,怀揣着这样的信念,彭爷爷投身一线,数十年如一日的为着加强农业生产,带领农民发家致富而奋斗。
寻访的最后,董尚萍主任为老人挂上党徽,实践队成员为老人戴上光荣在党50年荣誉勋章,大家一起合影留恋,将这场相隔五十年的新老党员相会定格在此刻。
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二位老同志许贵新爷爷的家中,大门四周悬挂的党员之家,光荣之家以及科技之家等多个荣誉门牌映入眼帘,许爷爷21岁入党,是一名加工厂的机械技术工人,在得知机电“星火”实践队中有许多机械专业的学生时,老人非常高兴,在他看来,这既是一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相遇,也是一场机械行业继承者的相遇。
在我们将要离开时,老人与我们合影留念,并嘱咐到:“你们大学生,年轻一辈,学得比我们多,能做的也比我们多,希望你们不忘初心,保持上进,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伟大!”
行程的最后,实践队来到了第位老同志周启荣爷爷的家中,这位83岁的老人,1966年入党,一直从事着医疗工作,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变的是称谓,不变的是初心;从1958到2005,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赤诚。五十多年如一日,没有固定工作时间,只要人民需要,周爷爷随叫随到,不舍昼夜。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伟大成就,但周爷爷觉得自己为党和人民做的还太少太少,心怀着对党五十多年教育的感恩,老人虽年事已高,却依旧坚持跋涉十几公里前往村中心参与组织会议,为党组织奉献全部。
合影留恋后,老人郑重的向实践队的成员们表示,希望大学生们能够努力拼搏,多为人民服务,多为人民想些有利益的事请,为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至此,本次寻访活动圆满结束,在白龙村董尚萍主任的带领下,实践队走访了三名老党员,让老同志们切实感受到了青年人的温暖和关怀,加深了年轻党团员与老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也激励年轻人向老党员学习,继承发扬老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去,争做时代先锋。(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廖智、张凌寒,图片:王豪情、万桂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