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举办2023年沙湖论坛暨全球人才云聘会
思睿望远 ,筑梦琴园。3月10日,湖北大学举办2023年沙湖论坛暨全球人才云聘会。本次论坛锚定人才高地和一流学科建设,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以求贤若渴的诚心、唯才是举的诚意,敬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共谋前程,共创未来。来自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北京、深圳、重庆等国内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80余名青年人才代表,湖北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等专家代表,学校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现场会议。
会议现场,湖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英在致辞中介绍了湖北省人才招聘相关政策,欢迎青年英才来鄂创业就业。湖北大学党委书记谢红星作了《相知共奔赴 携手创一流》的主旨报告。国家级青年人才、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冬卉教授,国家级重点人才、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志洪教授,国家级重点人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郭志光教授,省级重点人才、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柏权教授先后上台作了推介。
“我来湖北大学5年了,在实验室建设、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以及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果,这不仅让我感觉来对了地方,并且让我对未来的信心更加倍增。”会议现场,来自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郭瑞庭教授介绍说。他博士毕业于台湾大学,美国博士后结束后赴大陆工作,在中科院工作了8年,2018年入职湖北大学。
“我们将最大可能为您提供个人发展平台,全方位给予支持和帮助,竭尽全力,毫不保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郭志光教授说。他也是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曾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2020年入职湖北大学, 2021年选聘为学院院长。
“我们热忱期盼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青年才俊来到这里追逐学术理想,实现人生梦想。”谢红星在主旨报告中说。此次会议是在湖北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举行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招才引智活动。“我们将全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聚焦把‘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聚力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中国智慧’‘湖北行动’转化为‘湖大方案’,以超常规举措谋划推进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
荆风楚韵,崇文重教。建校92年,湖北大学始终赓续传统、担当使命,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底蕴深厚、实力强劲、人才辈出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学校以师范开端,以文理见长,近年来新工科新文科已成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拥有武昌、汉口和阳逻3个校区,武昌主校区位于武汉市内环核心区域,坐拥沙湖、独享琴园,校内一步一景、鸟语花香,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
湖北大学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近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6”人才政策文件,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人才制度体系,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学校持续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完善对各类人才的科学考核评价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空间、办公用房和充足的科研配套经费;在职称评聘、硕士博士招生指标方面予以倾斜,支持人才PI组建科研团队;提供充足的安家费和人才周转房,协助安排配偶工作;入选湖北相关人才项目可享受湖北省人才一卡通“楚才卡”落户、住房、医疗、出行、金融等20余项优质服务;学校附属幼儿园、小学及中学等,可为人才子女提供“一条龙”式服务。
2022年,湖北大学以“揭榜挂帅”的方式确定生物学和中国史2个学科为一流学科培育学科,其中生物学学科入选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据悉,学校将实施人才特区制度,高层次人才引进“一事一议”“一人一策”,赋予人才在经费使用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充分自主权,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系统构建热带雨林式的人才发展生态,真正为人才松绑减负、护航鼓劲,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当天上午,主论坛活动举行。下午,该校24个学院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行了分论坛。来校参会的人才代表纷纷表示,通过现场面对面交流、实地参观等,充分了解了湖北大学的历史底蕴和发展潜力,也更加期待在这里成就事业、成就梦想。
据悉,此次论坛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除现场活动外,上午主论坛活动在海英荟&云视聘平台、湖北大学官方视频号等平台进行了全球直播。据数据显示,1个半小时的直播活动,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越南、巴基斯坦、中国等国家的学者近7000人线上参会。同时,本次论坛还在下午四点面向欧洲地区进行了专场重播。(通讯员:吴珊 刘国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