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生美育教育,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审美经验,6月1日中午,由武汉商学院教务处主办,艺术学院承办的百米画卷绘劳动主题活动在艺术学院拉开序幕。碧波般的稻田、金色的麦浪、耕耘的图景与劳作的农民,太空育种的奇思、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服饰和美食……共36幅画组成的百米画卷在艺术学院前铺展开来,吸引众多学生和老师驻足欣赏。武汉商学院艺术学院2020级、2021级及2022级全体班级以团队形式参与了作品创作,借美术手法呈现劳动之美。据了解,百米画卷共历时一个月完成。
金黄色的田野上,农民伯伯正在耐心地收割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把把金黄色的稻穗代表着的是劳动人民的希望和梦想,正是这样一个个劳动人民的梦想汇聚成了我们今天的中国梦。”作品的创作者、学生刘铭宇这样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在他的画作之中,用于汇集这些代表着梦想的稻谷是一辆名为“中国梦”的收穗机。与他一同创作这幅长约2.8米的画作的是同班同学孙俊杰,他们认为粮食是我国的根基,民生的核心,而在广袤土地上耕作的农民是我国广大劳动者代表。
“不同民族的人民,都带有本民族特性的劳动方式,我们想用不同民族的劳动成果描绘我们心中劳动人民的身影。”学生王瑾正在热情地跟同学们介绍着作品,为了准备这幅画作,她和学院指导老师们一起忙碌了多日,“中间烤肉的是傣族,左边收获柠檬的是景颇族,右边正在制作蜂蜜的是白族。”一次次俯仰作画的辛苦并没有打消她心中对劳动的憧憬,此刻,她也成为大家眼中最美的劳动者。
时代的变化改变着劳动形式,科学家经过不断的实践,将高新科技转换为先进生产力。“农业高科技育种是作品的主题,科学家的努力造就了我们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寝室看到了太空种子的新闻,我觉得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劳动,这种最新形式是一种科技劳动。”学生杜嘉佳感慨地说,“每学期学院都会组织我们开展校内校外的劳动教育课,有时候在农田里收新鲜蔬菜,有时候采摘水果,每次上完这些不一样的课程,劳动成果都会进入我们的肚子,自己收获的蔬菜也有着不一样的鲜甜!”正是通过这些教育课,让学生们对于劳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在下笔时如有神。
围绕“劳动”主题,36幅画卷随着创作者不同的审美风格和创作理念而呈现出不同面貌,这些作品植根于中国社会劳动的伟大实践,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心中的“劳动之美”。
艺术学院副院长唐绍伟介绍,百米画卷由学院三个年级137名学生历时一个月完成,学生们以美术手法呈现劳动之美,融入人文理想和学生创作巧思,也是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
副校长刘萌表示,同学们在百米长卷上绘制出与劳动创造幸福主题相关的作品,表达自己对于劳动的理解和感悟,抒发自己对于劳动的热爱。在创作过程中,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艺术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通讯员:陈梦婷 张思渊 程鑫 喻心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