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生命火光,传人间大爱——湖工李思睿,好样的!
“接到宜昌红十字会电话得知配型成功时,我很激动也很自豪,能为别人的生命带来希望。”李思睿说。5月12日,湖北工程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级学生李思睿于5.8-5.11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注射四天的动员剂后,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她是湖北省第572例,全国第1522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3月24日,在研究生复试的阶段,李思睿突然接到了宜昌红十字会的电话,说她的干细胞血样与患者初步配对成功,询问她是否愿意捐献。原来是她在2020年7月17日于宜昌市献血车中登记了造血干细胞血样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在这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她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登记成功并成功配对。在复试的压力下,做出捐献的决定也如此的艰难。
她表示:“当时通知我匹配成功的时候正在准备研究生复试,升学、毕业等事情很多,自己心里作了一些挣扎和斗争,但是没有想过放弃。”作为一名19级六月份毕业的学生来说,捐献的时间其实与毕业论文、答辩等一系列事项的时间冲突了。多亏她的班主任杨洁老师帮忙协调时间,院里对于她这种善举也表示了理解与支持,她非常感谢班主任与院里的支持。
当问到她的父母的态度时,她说:“父母都是支持的。起初我的母亲是不同意的,担心会对我有副作用或伤害,但通过咨询医生了解到,现在的技术已经很进步了,捐献采集的整个过程并不会对捐献者造成伤害,并且医院血液科的很多医生也都登记入库了,我的母亲也转向了支持的态度。”
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她也想实现社会价值。她不忍心点亮别人的希望又浇灭别人的希望,最终下定决心准备捐献。
在顺利完成考研复试后,在4月10日李思睿确认愿意捐献并进行体检与高分配筛查。一切都顺利进行着,体检通过的那天是4月21日,正好她的拟录取通知也同时出来了。
经过省专家审核,她于5月7日办理住院手续。5月8日到5月11日,李思睿进入了动员剂注射阶段,早晚各一针。注射的副作用是肌肉关节酸痛,但是这些她认为都是可以克服的。
5月12日,她开始了正式捐赠,干细胞采集全过程长达四个小时,是把全身的血循环四遍,分离出干细胞。她说:“穿刺的针并不可怕,想到能够挽救一条生命,我变得那么有勇气。”
捐赠完毕,患者医院的代表来取细胞的时候,她收到了一封手写感谢信。感谢信是患者的妻子写的,患者是来自北京的一位年轻父亲,患有淋巴癌,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才失去老伴的母亲,下有十岁的儿子。母亲不能失去儿子,妻子不能失去丈夫,孩子不能没有父亲。全国当中只有李思睿与他匹配成功,而且点位是全相合。
李思睿事后表示:“很庆幸我选择了帮助他,挽救的不仅是一条生命,更是一个家庭。这个世界上有苦难也有奇迹,很幸运我能把生命的种子传递下去,成为别人的奇迹。”
同时她提醒大家在登记的时候要深思熟虑,如果配型成功而拒绝捐献无疑是浇灭病人和病人整个家庭的希望。
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李思睿,现已被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李思睿曾担任政治与法律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宣传中心部长,积极团结同学、服务同学。曾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共青团员”、湖北省翻译大赛笔译组优秀奖、挑战杯大赛校级三等奖等荣誉。她也已获得英语四六级、英语专业四级、普通话二级甲等、计算机二级、国家教师资格(高中政治)等证书。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为十万分之一。李思睿捐献造血干细胞,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体现了湖工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青春风貌,她的善举也将激励鼓舞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志愿服务事业,在服务社会、奉献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通讯员:涂雅乔)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