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学院实践队前往湖南开展思政研学之旅
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增强文化自信,5月17日,武汉商学院党委宣传部组织25名师生前往湖南开展为期三天的思政研学之旅,让同学们切实感悟红色文化、领悟伟人精神、感受传统文化,让思政课堂“活起来”“红起来”。
研学的第一站,实践小队来到了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在这里,实践队员们先后参观了毛泽东广场、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以及毛泽东同志故居。
迈着庄严的步伐,全体师生来到毛泽东广场,大家瞻仰铜像,缅怀伟人丰功伟绩。随后,全体师生在铜像前站定,学生代表上前敬献花篮,全体师生怀着对伟人无比崇敬的心情庄严地向铜像致敬默哀一分钟,并深深三鞠躬。
跟随着导游的步伐,实践队员们进入毛泽东纪念馆的大门。在纪念馆里,实践队员们认真观看了毛主席的生平展、专题展以及反腐倡廉展等等,大家端详一张张陈列图片,一件件珍贵文物,聆听一个个动人故事,追忆毛主席的革命历程,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走进纪念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几个红色大字让人感到自豪与敬畏,看少年毛泽东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情怀,也让我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抱负理想。”队员汪静颖参观后感慨道。
随后,学员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这里见证了毛泽东的成长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是研究毛泽东思想、革命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重要基地。走进毛泽东故居的道路由曲折蜿蜒通向坦途,象征了革命经历了艰难探索到最后走向胜利的辉煌。凹字型土砖屋子的每个角落斑驳陆离,展现了毛泽东故居厚重的历史感。故居内复原了毛泽东生前的房屋设置及工作场地,同学们依次走过这里,深深感受到了毛泽东同志在此奋斗的峥嵘岁月。
第二站实践队员们来到滴水洞——被毛主席称为“西方的一个山洞”。在这里,实践小队重点参观了一号楼毛泽东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会议室、卧室。毛泽东1959年6月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来到了滴水洞口的韶山水库游泳,兴之所致。1966年6月,毛泽东南下视察韶山,在一号楼住了11天。“梨花伴月”“奔龙泉池”等的自然景观与毛主席居住过的一号楼、游泳过的水库等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呈现给人们一幅山水与人文并重的长卷中国画。
韶山之行结束后,队员卢蕾雅说:“韶行如星闪耀夜空,红星似海点缀梦境。这是我第二次涉足这片红色热土,收获颇丰。特别是瞻仰毛泽东故居时,我内心涌起阵阵暖流,感悟到了一代伟人的精神力量。”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第二天,实践小队来到湖南省博物院,一同感受湘江边的历史文化。走进省博物院,马王堆汉墓陈列馆迅速吸引了实践小队的目光。工艺繁复的漆器,秀美的丝织衣物,珍贵的简帛文献,奇幻的彩棺帛画,墓主的不朽之身,无一不让实践队员们感叹古人的精妙智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鲜艳如初的T形帛画,帛画上方有日月同辉、仙鹤、玉兔等,让我感受到古人对天国的想象,之前这些都是在历史课本中了解,当看到实物时不免令人赞叹。”实践队员吴晓雪分享道。
此次研学的最后一站,实践小队来到了岳麓书院,历史的痕迹在这里随处可见。古老的碑刻、石刻,记录着书院曾经的辉煌和成就。而书院中的每一块石碑,都仿佛是一位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诉说着书院与时代的变迁。在这里,实践队员们感受着古代学子的精神风貌,他们为了求知而孜孜不倦,为了理想而坚韧不拔。
红色沃土寻初心,红色精神永传承。武汉商学院始终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开展多种形式红色主题活动,让同学们在“红色情境”中感受党史的磅礴力量,引导学生在看、听、思、悟、行中感受红色资源的魅力。(通讯员: 冀俊杰 阳雅丽 曹前 陈力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