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音乐学院师生音乐助力第七届“大艺展”
“这青春的海洋,挽起了黄河长江,这青春的海洋,点燃日月星光”,6月12日,伴随着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龚华华教授创作的会歌《青春的海洋》唱响,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当晚,来自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声乐系、演艺学院、舞蹈系的优秀学生代表倾情演绎交响组曲《长江抒情诗》第四乐章《神女》和歌舞《灯火里的中国》,向全国观众展现了湖北青年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歌曲《青春的海洋》全面诠释了全国大艺展活动主题,也发出了贯彻落实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动员令”,歌曲音调充满青春色彩,旋律昂扬向上,易学易记易传唱。交响组曲《长江抒情诗》第四乐章《神女》由该校获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的谢功成教授于1955年创作,作品借长江之雄奇壮丽,讴歌伟大的新中国和英雄的中国人民。而歌舞《灯火里的中国》由该校演艺学院2021级通俗声乐演唱与编导专业学生苏海鹏、宋炎婷与舞蹈系48名学生携手港澳大学生联袂带来,节目歌唱祖国大美河山,歌颂今日中国的盛世盛景,与本届“大艺展”“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的主题契合呼应。
此外,本届“大艺展”上,由武汉音乐学院李鹏云副教授、黄茜教授、何井教师指导、艺术与科技专业学生参与研发的中国传统乐器数智化项目——“数智编钟”动态展示项目作为该校最新的美育成果正式亮相,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前来体验。
“数智编钟”不仅能虚拟仿真演奏,还可以利用AI自动生成编钟音乐”,项目负责人、李鹏云副教授介绍,项目中编钟的虚拟影像和声音均为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2400年前曾侯乙编钟真实采样。系统采用AI姿态识别、手势追踪及音乐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高精度摄像头和传感器,以演奏动作姿态触发声音程序。演奏者不需要专业的演奏技巧,只需站在指定的区间,挥动钟锤敲击“数智编钟”部位,便可听到优美动听的千年绝响。青年教师何井表示,编钟演奏虚拟仿真项目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了在编钟不易复制、不易运输的情况下,体验、感受、学习编钟音乐文化的多种可能性。
作曲系计算机音乐作曲方向2022级研究生刘钊参与了“数智编钟”项目研发,他谈到,从项目的准备、实施、开展到完成搭建总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由于系统存在不稳定性以及设备与技术的匹配度较低,加上现在AI图像识别科技发展还不成熟,在研发的过程中,团队不仅碰到技术上的难题,还遇到了原始数据转换等诸多困难,经过反复打磨、测试,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让编钟和编钟古乐穿越千年,生动呈现在观众面前。作为“数智编钟”项目的演示人员,中国器乐系2023级本科生禹凡表示,通过本次项目实践,不仅深刻体会到将中华传统音乐创造性转化的魅力,更感受到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必要性,正如此项目一样,跨学科融合与转化将大国重器、中国声音通过技术的力量推陈出新,能够让更多当代青年深入领会长江文化内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大艺展”期间,来自武汉音乐学院东方合唱团的师生还将在艺术表演类项目专场展演环节带来声乐作品《观沧海》和《A Puppet’s Dream》(木偶人的梦)。
参演开幕式演出的该校声乐系2022级李雨轩谈到,“为了节目最终呈现理想效果,我们合唱团成员在发声技巧、节奏把握到情感表达,都进行了反复的练习和调整,还参加了多次的集体训练和演出模拟。当歌声在会场齐声唱响时,声音的共鸣和情感的交融让我们体会到,付出的努力和汗水都是值得的。我要将这份感动与温暖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力量”。该校管弦系2022级小提琴演奏方向的李宣颐表示,“‘大艺展’的舞台聚集了众多对艺术抱有渴望的青年学生,也给予我继续在艺术道路上前行的勇气,我将带着这次参演的宝贵收获,将这份对艺术的热爱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该校舞蹈系22级舞蹈学专业杨紫琳分享到,在准备演出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因为相互理解和包容,我们最终顺利完成了演出。站在“大艺展”的舞台,面对观众的目光,我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和兴奋。每一次的排练和表演都是对自我的挑战和锻炼,让我更加珍惜在舞台上的每一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挑战自己,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表演。(通讯员:陈莹 熊宇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