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吹响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号角。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构建一套一体化与智能化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成为教育的主流追求。
而这要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一切的信息化手段都要紧密围绕满足和践行教书、育人两项宏伟使命而展开。即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全面应用于“教学研用”的各项教育工作当中,通过信息化促进“教学研用”不断创新,创造以“人”为本的教学与科研环境,来实现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的能力提升,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为社会输出具备科研创新、融合应用能力的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教学研用”创新需要“桌面自由”
而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重视内部管理流程建设与优化,但却忘记了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本质是,高校应将以“人”为本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去满足师生不断变化的“教学研用”需求。通过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去打造扁平化、可视化、移动化的“教学研用”环境,构建符合人性需求的个性、自由、人文关怀的校园新生态。
以“双一流”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以下简称哈工大“深圳”)信息化建设为例,作为有着百年深厚底蕴的工科名校,哈工大“深圳”对“教学研用”模式创新及创新环境的打造有着更高的要求与目标。而在过去,受限于终端信息化建设的固定性与安全性,学校在教学与科研创新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在教方面。学校老师在备课期间会做大量的学习和研究性工作,将最新的理论和学术成果转化到教学任务课题上。如果能将所有教学理论和实验过程在同一个PC环境给学生展示,就可以做到手把手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思考和做学术研究。而使用传统终端电脑无法做到备课与教学始终是同一个桌面环境。
二是在学方面。未来的学习应不再满足于被动的课堂听课、看书或者视频,更重要的是随时随地主动与人分享信息、碰撞思路、融合创新。而人的大脑的记忆和运算能力是有限的,此时就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自由访问桌面,实现资料随需查阅,数据即时分析等,让思考和创新不再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三是在科研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论证,科研人员需要外出进行科研成果的展示和分享,一般来说,会将科研相关资料保存在笔记本电脑上。而很多科研数据非常宝贵和机密,一旦出现资料泄露、病毒感染或笔记本电脑遗失等都会遭受巨大损失。
终端云化,冲破束缚
因此,教育信息化建设应围绕“教学研用”不同需求实现移动化、场景化。移动化打破了原有教室甚至校园的边界,通过打造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加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效率,促进主动性学习和深度思考,提升创新能力。而场景化可以为学校不同人群提供随需可用、随需而变的教学资源,深度贴合“教学研用”不同场景对相关教学资源的差异化需求。
哈工大(深圳)信息科主任范士喜表示,我们即将迈向人工智能时代,新时代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重复脑力劳动的人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富有主动性学习与深度思考的人才将越来越受到欢迎。而移动化与场景化教学将最大程度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学习思考与创造力。
而这要求教育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打破空间上的束缚,并且弥补人相比于计算机在知识储备、记忆和运算效率上的天然不足。
基于这个目标,我们发现关键问题就是要实现终端云化,利用云计算,使校园整个“教学研用”终端电脑环境不再受空间的束缚,人人可成为移动桌面。只要网络可达,师生及科研人员可随时随地接入专属个人云桌面,按需获取教学相关资源。
教师可成为一个移动的课堂,随时授课;学生可成为一个移动的知识库,随时发起一场极具热度的学习与头脑风暴;科研学者可把任意一个场所变成移动的实验室,随时开展一场创新成果的过程展示。云桌面帮助每个师生都可以随时随地创建出“教学研用”不同场景化环境,实现互动式教学创新、建构式自主学习和沉浸式成果展示。
高效与安全随行!桌面云引领“泛在学习”新潮流
哈工大(深圳)目前有近1,000名师生已经享受到了云桌面服务。
采用VDI技术,学校将教学终端、科研终端、学生终端以及办公终端上云,将包括老师、科研人员、学生、行政人员的桌面和数据逐步迁移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桌面云带来的桌面漫游、强大的运算能力、海量的存储空间、可靠的安全保障,最大限度为”教学研用”创建不同的学习与互动环境,引领“泛在学习”新潮流。
业务随身,桌面漫游:桌面云将过去PC电脑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全部集中于后端服务器,对PC桌面资源的统一部署和运维。师生只需要记住一套账号密码,就可以在校内校外随时随地,通过任意终端(云终端、PC、PAD、手机等)接入个人专属云桌面,实现将桌面随身携带。桌面云帮助学校打造泛在学习空间,让教育更简单,让学习更快乐。
资源随需,弹性获取:桌面云能动态为师生提供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海量的存储空间,满足教学、办公、科研展示的桌面资源需求。利用云技术弥补过去单体PC机性能与容量的不足。当桌面资源不足时,利用桌面云IT资源弹性分配机制,教职人员只需向IT管理员申请资源扩容,即可完成性能与容量的高效扩展,为不断变化的科研创新与展示提供灵活的IT资源支撑,让教学和办公更高效。
安全随行,数据不落地:桌面云将教学与科研数据都集中在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统一存储与备份,只传输桌面图像信息给用户端,让数据不落地,实现终端与数据分离。再加上全方位的数据安全管控策略,有效保障了教学和科研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无论是移动教学,还是科研人员在各个外在场所展示,都能确保机密性科研成果与教学数据的安全性,做到教学无边界,安全有边界。
范士喜表示,学校桌面云平台自上线以来,有效促进了“教学研用”模式的改变与创新。现在,老师可以保证幕后备课、课堂教学与动手实验都能始终在一个桌面环境进行,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思维与过程积累全方位展示给学生,更好地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与开展学术研究。学生通过云桌面,可以将课堂时间没有完成的实验,在下课后任何时间与地点,如宿舍、图书馆,继续无缝开展学习与研究。科研人员基于桌面云流畅的广域网体验与数据高安全性,可以随时随地外出进行科研成果展示与探讨交流。
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需要高校信息化建设持续满足师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以桌面云为代表的先进信息化技术,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助力学校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变革,积极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从而让思想碰撞和创新最活跃的高校学生和教授们,在教学、科研、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创造更多的研究成果,让高校成为催化各产业转型升级的策源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