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北师大副校长陈丽:互联网已成为教育的第三空间
2020-09-10 09:42:00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作者:

  在第六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教授作了主题演讲,从学者的角度指出了疫情后互联网加速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

  中国的教育信息化总体来讲分两个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疫情前,第二个阶段是疫情后,虽然这样划分有一点粗糙,但是大家都会有同感,这次疫情使得我们整个教育领域都开始被迫体验互联网教育,被迫开展在线教育教学的实践。疫情带给整个教育体系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们开始关注互联网这个空间,可以在互联网空间开展教育教学。虽然我们对互联网教育的评价各不相同,但是疫情期间的互联网教育实践确实带动了全社会开始关注互联网为教育带来的改变,使得我们对互联网教育的认识产生了变化。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互联网除了可以解决居家隔离时教育教学的困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之外,它更是成为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空间。互联网和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与应用,已经或者正在改变着我们原有的教育组织体系与教学流程。如今的互联网和相应的技术自身带有制度性的特征与文化性的特征,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教学空间。

  互联网教育空间的六大新特性

  传统的教育是在物理空间和社会关系空间的共同支撑下进行的,而互联网这个全新的教育教学空间与以前的两空间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特性,并对我们教育教学的组织体系、教学流程,人才培养流程与方式,都将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它的新特征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时空灵活化。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时空,也改变了教学的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疫情期间,有很多地区改变了分班逻辑,不再按照原来的物理分班的方式授课,而是按照寒假之前的学生学业成绩组班,而且有跨校组班——一个区域同一个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班。传统班级的方式变了。另外,传统的教师管理方式变了。传统上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是同一人,而且具体负责某个班的教学和辅导任务。而现在,衡水有些地区,一门课只有一个老师教,其他人员都是辅导老师,而且不再以传统班级模式授课和辅导。这种新的教学组织的方式,也催生了新的职业。最近人社部就推出了在线学习服务师的岗位。从某种角度上看,这是教学职能的一次分化。

  第二,资源共享化。互联网不仅可以用来共享数字的资源,更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和物理空间资源的共享。原来很多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仅仅局限在数字资源,而互联网的加入便可以管理并促进教师资源的流动、物理空间的共享。例如在北京市跟北师大的合作项目中,北京市郊区初中的学生,可以点播北京市所有的教师讲课。教师的教学职能与教师的物理身份完全公开,任何一个学校的老师可以自由流动并服务所有的学生。

  第三,行为数据化。互联网第一次使人类教与学的行为可以完全用数据的方式记录下来,我们可以用教育大数据的方式来认识、揭示教育教学的过程。通过数据,可以更细致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通过行为数据的分析,可以详细了解两个同样是80分的同学,在知识点掌握上的细微差异,通过数据给学生画像,并提供个性化、精准的知识服务。另外,利用各种维度的数据、统计学数据、交互数据,还可以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预测,监控各个教育区域的过程。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教育大数据,以上这些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

  第四,信息众筹化。信息众筹改变了知识的属性。教育行业是传递知识的行业,通过适合的文字符号记载并传递人类的智慧。学校有专门的教师、所以学生们只有到学校才能获得知识,但是人类可以共享的智慧远远大于用文字符号所传递的知识,而人类需要的知识,也远远大于学校规定好的那些内容。互联网、音视频、自媒体使得每个人的经验,都可能共享。而这种共享将成为人类加速进步重要的力量。由于大家都可以共享,使得知识存在的方式发生变化,知识以网络化的形式存在网上,而且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我们要更新知识观,更要充分的挖掘怎么促进新类型的人类智慧的发展,整个教育领域对此极为不敏感,但是恰恰这是创新的机会。

  第五,关系网络化。互联网环境中的教与学创造了新的教育体系,跟以前只存在于物理空间和社会关系空间的教学体系完全不一样。新的教育体系呈现的规律也与以往完全不同,教与学的过程都出现了复杂网络特征和自组织的特点,并且具有整体大于每一个部分之和的特点。所以,在管理这样的新组织时,会出现极强的不确定性,而我们的管理思维也要相应的从线性思维升级为非线性思维。

  第六,系统联通化。互联网上有各式各样的知识,老师已经不是学生认知世界的唯一途径。我们要重新定义当今教育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关于教育的本质,早先的教育哲学家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个体认识新的世界,后来杜威提出生成本体论。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提出:教育的新本体论是联通,联通才是这个时代教育的本质。我们要关注教育新的本质,我们教学体系,特别是课程形态都要适应新的教育本质。今天的学习是三个网络(神经网络、概念网络、信息网络)相互作用的过程,现今这个时代的教师,帮助学生构建信息网络,比告诉学生知识的内容更重要。

  互联网+教育协同发展的七个共识

  教育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已经发生,教育已经由两空间(物理空间、社会关系空间)向三空间(物理空间、社会关系空间、互联网空间)转变,这个进程可能需要几十年。在这复杂的教育变革过程中,需要多方参与、互相协作,我们需要关于协同发展达成七个方面的共识。

  第一,树立全谱系网络化的知识观

  第二,践行共建共享的联通思维与协同机制

  第三,发展基于网络空间的新型办学形态

  第四,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灵活培养方式

  第五,探索精准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建立以用户反馈为驱动的教育服务、资源建设的新机制

  第六,建立开放联通的组织关系

  第七,形成多元共治的未来教育生态体系

  疫情后,互联网教育变革应该在九个方面协同推动工作:学习资源多样化;建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各类数据融通共享;构建新型教育组织;创建新型培养模式;利用好教育大数据;倡导消费驱动的教育服务;教育产业链相关参与方;应建立开放协作机制;构建完整的教育质量保证制度。

  (以上内容根据陈丽教授演讲整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