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获悉,2017年江苏高职院校提前招生于1月15日至20日开通网上报名。今年我省高职校提前招生首次全面放开,共有85家院校参与试点,提供2209个专业。
根据省教育厅相关规定,已参加2017年普通高考报名,且符合院校报名条件的高中教育阶段毕业生均可报考。其中,报考文理类专业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须达到4C1合格,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取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全部7门科目成绩且D级不得超过3门(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未参加普通高考报名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不符合报考院校要求的考生,须于报名开始前,到户籍所在县(市、区)招办办理高考补报名或相关必修科目测试补报名手续。
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学校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支付考试费用,每位考生只可报考1所院校。院校于2月25日前完成考生资格审核工作。文化测试为3月20日。
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安排,4月10日前,院校发布文化测试成绩。对达到报考院校规定的文化成绩要求的考生,院校结合自身教学要求和办学特色,根据在招生简章中公布的方案,可对考生进行技能考核或面试。对享受免文化测试的考生,院校须进行技能考核或面试。
4月30日前,院校根据文化测试和技能考核或面试结果,按照招生简章中规定的录取规则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上报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审核通过后向社会公布。
已被高职院校提前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6月份的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也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其他形式的录取。如需参加,须向高考报名地县(市、区)招办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参加。
招生计划翻倍,推出王牌专业、优惠政策——为吸引生源,常州6所试点院校各种“拼”
继2013年常州大学城5所高职院校全部实施自招后,今年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也首次出现在试点名单中。记者从相关学校招生处了解到,不少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数较去年均有大幅增加,部分院校的计划甚至增长超过一倍。
高职院校提前招生计划大幅增加,并拿出了“最抢手”专业
上述几所学校的招生网站上,均已挂出了提前招生简章,并在提前招生中拿出了“最抢手”的专业。据了解,多数高职院校招生计划增幅较大,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7年该校提前招生计划2000人,同比增长了1000多个投放计划,招生专业37个,几乎涵盖了学校绝大部分设置专业;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提前招生普高生计划2075人,同比增长66%,同时,作为招收退役士兵试点院校,该校给出了30个退役士兵名额。招生专业共有44个,包括软件技术、电气自动化等热门专业,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和休闲体育等新增专业。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1875人,同比增长67%,专业39个,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室内艺术设计3个专业。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计划1850人,拿出全部40个优势专业供考生选择,横跨艺术、文、理、工等多个学科,满足考生不同需求。
考生可选余地变大,校方上演生源“争夺战”
据了解,2017年江苏高考报名人数同比减少了2万人左右。市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考人数逐年下降,而招生计划相对稳定,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念本科越来越容易,高职校面临生源萎缩。
“2017年是生源低谷,提前招生全面开放后,高职院校间的竞争就更激烈了。加上每个考生只能填一所学校,因此,招生现场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七八十所学校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生源争夺战。”刚从外地招生回常的常州纺织学院学工处处长张震宇向记者描述道。不过,他坦言,常州科教城在地区、软硬件设施等方面均占优势,也帮在常几所高职院校加了不少分。
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是春季高考录取的主要途径,此次全面放开,有效减轻了考生压力,避免“一考定终身”。“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可以创建最有特色、社会急需的专业,录取最有职业潜力、最为满意的考生;而对于那些有志于读高职院校、动手能力较强、职业潜质较好的考生来讲,高职提前招生则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展示自身特长、通过兴趣选择深造的机会。”常州工程学院招就处处长韦庆昱说。
优惠政策吸引生源,这些学校“拼”了
除了拿出王牌专业,不少学校还给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生源。据信息学院招生处处长庞杰介绍,今年学校的单招亮点是“笔试不面试、面试不笔试”,即参加笔试考生无需面试,参加面试考生无需笔试;达到免试条件仍参加文化联测的,面试合格且联测成绩排名前60%,优先按第一志愿录取;对学业水平测试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红包”奖励。
像纺织学院、轻工学院,则给出“所有专业按照考生第一志愿录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取得1A或4B及以上等级或获得校级及以上荣誉的考生,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免文化联测”等优惠。而被工程学院的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工业分析技术三个专业录取的考生,进校后可享受校企合作企业全额助学金每生每年5300元。(杨曌)
原标题:江苏高职提前招生首次放开 常州6院校竞争激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