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部!我国又一重量级绿皮书发布!由南京林业大学这所双一流高校打造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革命。全球绿色经济转型正当其时,新趋势也催生了新职业需求。
各行各业对“双碳”人才的需求也正在迅速扩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李永亮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的“双碳”人才在55万至100万名左右。
同时,不少企业也向这些“绿色”职业开出高薪,开启抢人大战。小米发出的一则整车工程-碳排放专家的岗位需求,月薪资范围为2万-4万元之间;吉利控股则放出了碳交易项目经理、碳中和咨询专家等岗位,开出的月薪资范围在2万-4万元之间;美的则放出了热力学研究的岗位需求,月薪在2.3万-4万元之间。
热火朝天的“高薪抢人大战”背后,是低碳行业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当前中国低碳发展面临的人才困境。实现“双碳”目标,攻克核心技术,培养专业人才,亟须高校迎难而上,发挥引领作用。作为一所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特色的高校,南京林业大学在中国低碳发展的道路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立足大局,自觉担负时代使命
低碳发展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领域,需要依托高校的科研和学科优势,发挥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领作用,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低碳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南京林业大学聚焦碳中和国家战略,整合学校在林业种业、森林资源培育、森林生态、林业碳汇、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先进功能材料等学科领域的优势创新资源,重点开展森林碳汇、生物质资源低碳利用技术研究以及碳中和理论、政策软科学研究,积极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战略目标贡献南林智慧、提供南林方案。
2022年5月,中国首部《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2)》发布,该报告由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智库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编写,是南林继国内首部《生态林业蓝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报告(2019-2020)》后打造的又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智库成果。
在报告中,南林专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总量控制与系统排放,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农林高质量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彰显农林底色和生态特色,为中国低碳发展贡献南林力量。
响应号召,主动对接社会需求
低碳发展,需要全社会携手共行,也需要专业机构和平台的科学研究与科学决策。南京林业大学作为全国第一批、江苏省第一家拥有国家林业局颁发的碳汇计量与监测个人资质师资力量的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整合学校智力资源,成立南京林业大学碳中和研究中心,积极对接国家和地方林业碳中和科研、科学决策咨询等需求。
目前中心为中国绿化基金会、浙江省林业厅、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江苏省盐城市林业局、浙江省龙游县等单位开展了培训与咨询工作,承担了浙江省温州市9个碳汇造林项目、6个森林经营性碳汇项目的碳汇监测与计量,安徽省六安、滁州和四川省凉山州、攀枝花等地37万亩生物质能源林的碳汇计量与监测项目,江苏省射阳林场、大丰林场等地方单位委托碳汇造林项目,在实践与理论创新方面积极开展各类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
双碳研究项目基金的设立是南林在实现双碳目标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的一个重要举措,以双碳研究项目基金为纽带,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形成合力,打造示范基地,以期为校企合作提供创新合作范式,让校企双方在双碳目标实现工作中贡献各自心力。
立足未来,培育“双碳”发展人才
践行“双碳”战略目标,离不开创新发展,也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南京林业大学围绕“双碳”目标下林业产业链,构建相应的创新链,形成相应的知识链,调整学科链与专业链,在此基础上,构筑起具有扎实林业知识基础的“双碳”人才培养体系。
在南林学子中,也涌现出一批致力于减排固碳,用实际行动为中国低碳发展贡献青春智慧的榜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马欢欢便是其中之一。
他试验采用挤压工艺将炭基肥料造粒成型,研究出了适当配比使成型不需加胶黏剂。这种黏剂生产工艺简单,实现了秸秆能源+固碳高值利用,于2021年11月入选农业农村部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
此外,他带领团队推出生物质固碳气化多联产装备,在不需要外加能源、化学药品和助剂的条件下,将农林生物质同时转化成生物质可燃气、生物质炭,实现能源+固碳的同时输出。该项目也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在中国低碳发展的道路上,南京林业大学将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快构建林业碳中和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梯队,为实现绿色低碳技术突破、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等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南林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