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16届学术大会暨第30届院士大会在杭州召开。会议期间,选举产生50名新科院士,中国学者共有10人当选。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郭子建院士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郭子建院士
郭子建,化学生物学家。1989-1994年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英国伦敦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荣获亚洲生物无机化学学会“杰出成就奖”。现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Coord. Chem. Rev., Dalton Trans., J. Inorg. Biochem.等国际期刊的编委/顾问编委,以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等刊物的副主编、主编。
截至目前,南京大学共有6位院士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此前,南京大学曲钦岳院士、陈颙院士、方成院士、谭铁牛院士、邹志刚院士也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配位化学,特别是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工作,在生物无机传感和金属基抗癌药物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带领团队成功构筑了多种高敏特异性荧光探针,以其为基础,建立了锌离子活体荧光成像实验模型,展示了首例模式动物活体锌离子荧光成像方法。针对顺铂水解这一关键药物“活化”过程,郭子建及合作者率先对顺铂及其类似物的水解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理解不同铂类配合物反应性能及活性差异奠定了基础,同时为设计结构不同于顺铂的新型活性配合物提供了指导。曾获意大利化学会Sacconi奖章、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曲钦岳院士
曲钦岳院士,天体物理学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后更名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长期在天体物理领域内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伽码射线源、脉冲星和中子星、超新星遗迹等,是我国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为高能天体物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任攀登计划“天体激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与研究”首席科学家。著有《普通天文教程》,《恒星大气物理》等著作。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中国天文学会90周年最高荣誉奖,国际编号为3513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曲钦岳星”。
陈颙院士
陈颙院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后更名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地震局研究员。曾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会(IAPEI)的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委员会主席。
长期从事地震学和实验岩石物理学研究及其在环境、能源和减灾方面的潜在应用。20世纪70年代从事高温高压下岩石物理学实验研究。发展了测量岩石变形的激光全息技术。发现的岩石热开裂现象已被应用于核电站的安全性监测。90年代致力于地震预测和地震灾害研究。运用地震学、工程科学和经济学,首次编辑了“全球地震危险性图和全球地震灾害预测图”。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方成院士
方成院士,天体物理学家。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攀登计划“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首席科学家、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天文与天体物理期刊主编、江苏省科协副主席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物理。主持设计和研制了我国第一座太阳塔望远镜。在耀斑大气演化、耀斑动力学模型和谱线不对称性,白光耀斑、日珥、黑子、微耀斑和埃勒曼炸弹等的半经验模型,耀斑时氢的非热电离和激发效应和光谱诊断耀斑非热过程,太阳大气低层的磁重联等许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国际编号为185538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方成星”。
谭铁牛院士
谭铁牛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6年当选巴西科学院外籍院士。1989-1997年在英国雷丁大学工作,1998年回国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自动化所所长、中科院副秘书长、中科院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出版编著和专著10余部,在主要的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0多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多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2022年获国际模式识别领域最高奖—傅京孙奖。先后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刊物的主编或编委,包括《自动化学报》(主编),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Pattern Recogni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和Machine Intelligence Research(主编)。
邹志刚院士简介
邹志刚院士,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两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南京大学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方面研究,在新一代光催化材料等能源与环境材料的设计理论、核心制备和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原创性的成果。在Nature等一流国际期刊发表SCI科学论文80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100余项、美国专利1项、日本专利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2012年、202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及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及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大学特别奖,201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据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也称“世界科学院”,原名第三世界科学院,简称TWAS(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1983年11月,总部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 ,由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卜杜勒·萨拉姆(Abdus Salam)教授倡议创建,致力于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研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