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学善思,见微知著
守正创新,尝辛咀苦
以勤学慎思扩展知识的广度
以笃行明辨丈量生命的宽度
连续三年获校长奖学金(一等奖)
发表SCI综述论文5篇
以综测第一的成绩
保送至浙江大学医学院肿瘤学专业攻读博士
他就是医学1809班张枝林同学
快来和小编一睹他的风采吧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大学四年,张枝林的成绩一直保持在专业前列,连续3年获得校长一等奖学金。他先后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和撰写SCI论文的水平更是突飞猛进。在科研方面,他发表SCI综述论文5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11.414。学习之余,他积极参加各项竞赛,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篇;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中获得铜奖。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科研中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张枝林同学回忆,“本科时我有很多科研和学习的经历,让我适应并喜欢科研生活。感谢每一位在成长道路上指引我前行的老师,感谢他们的帮助、支持与付出。”正是凭借对科研的无比热爱与不懈努力,张枝林的科研实力不断提升,熟练掌握细胞培养、WB、PCR、质粒构建等基础实验技能,克隆EEF1A2、METTL3和EMD等基因并进行相关细胞实验,最终取得心仪的offer。
良师益友,倾囊相授
谈及取得的科研成绩,张枝林分享了两段宝贵的经历。他曾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沈维干老师的实验室里,系统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技术,对科研世界有了初步认识。在那里,他不仅掌握了实验技术,而且感受到了科研生活的乐趣,还收获了珍贵的同门情谊。他还在苏北医院汤东老师的实验室里学习工作。在汤东老师的指导下,他撰写并成功发表了SCI综述论文。当他在写作中开悟慢、逻辑不清的时候,汤东老师给予他宝贵的建议和帮助,鼓励他坚定地走下去,将他推向更大的平台。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写完第一篇综述初稿的时候,汤老师深夜一点还在为我修改文章。我当时既感动又震惊,我一定不能辜负老师的付出!”在每一天的学习工作中,张枝林愈发觉得,老师们的治学精神值得自己终身学习!
回眸过往 心念感恩
大学时光过得很快、很充实。大一暑假,张枝林决定加入沈维干老师的科创团队,开始接受科创训练。做科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学习和科研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课外时间。刚开始,他每天给师兄师姐打下手,同步学实验。过了半年,他基本学会了所有的实验操作,同时承包了实验室里的试管洗刷任务。在实验操作基本娴熟之后,张枝林同步进行科创项目的申报与执行工作。一路上,张枝林结识了诸多善良勤奋的师兄师姐,他们照顾他、帮助他,领着他一步步向前走。经过长期规范的实验培训,张枝林逐渐成长起来,拥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大三时,在学长的引荐下,张枝林遇到了他的临床导师汤东老师。在保研路上,汤老师给了张枝林至关重要的帮助。汤老师布置给他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完成一篇SCI综述论。随着推免时间的逼近,张枝林逐渐慌乱了起来,埋头苦写的结果均已失败告终。现在回想起来,张枝林觉得自己最大的错误就是还未深入学习钻研就盲目动笔写作,导致大量宝贵的时间被浪费。最终,在汤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张枝林及时调整状态,顺利完成了论文撰写和发表工作。
青春灿烂,奋斗不止
本科阶段丰富的科研和学习经历,让张枝林逐渐适应了科研生活,也正是这些难忘艰辛的经历与老师的悉心教导,让他一步步走向了理想、走向了成功。谈及成功经验,张枝林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一路上虽然磕磕绊绊,但最终我达成了心中所想。祝愿你们的青春灿烂而热烈,让奋斗成为青春最绚丽的底色!有所热爱,不虚此行!”
心存希冀 目有繁星
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
以己为点 以梦为轴
那些沉默黯淡的日子
那些为梦想颠簸的时刻
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待你看尽长安花
盼你得意马蹄疾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