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华南理工大学今年采用“631”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方式在江苏招生
2023-04-07 21:04:00
华南理工大学

  4月7日,教育部直属高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双一流”建设高校华南理工大学走进南京金陵中学,开展招生政策宣讲。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代表学校向金陵中学颁发“优质生源基地”牌匾,并与考生家长面对面交流,详细介绍华南理工大学以及该校广州国际校区。该校前沿软物质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等学院的“大咖”院士和教授们也在现场进行学院及专业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向金陵中学颁授“优质生源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作招生宣讲

  据介绍,该校“631”综合评价招生现已在阳光高考平台开通报名。

  亮点:新增综评招生名额+超高专业含金量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为江苏考生带来了报考政策的“大礼包”。

  首先最引人注意的是,华南理工大学面向江苏学子,在提前批采取了“631”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方式,即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占60%)、学校考核成绩(占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择优录取。这种录取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限。

  其次,采用“631”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专业有着超高含金量,包括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共8个新工科专业,均为当前最热门、最前沿的交叉学科专业。这些专业全部设在该校广州国际校区。

  第三,由于“631”综合评价录取批次为提前批,没被录取的江苏考生依然可以在普通批次中再次报考华南理工大学,因此相当于多了一次入读“双一流”高校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江苏省高质量生源备受认可,华南理工大学今年采用“631”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方式在江苏招收68人,比去年增加8人。

  数据: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硕果累累

  金陵中学2022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的本科生汪思佟此次回母校参加了宣讲,为师弟师妹们现身说法。汪思佟表示,自己选择报考华南理工大学,除了学校深厚的底蕴和一流的水平,还因为华南理工大学“631”综合评价招生真正体现了“综合”二字。如今,汪思佟在广州国际校区的学习和生活如鱼得水,自主创新和探索的能力不断提升,“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我来对了地方。”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大省、教育大省,历来是华南理工大学的重要生源地以及毕业生就业或深造的重要选择地。近3年,华南理工大学在江苏省实际本科招生人数持续增加,总数为336人。

  根据统计,近3年,华南理工大学共有江苏籍本硕博毕业生453人,其中在粤就业的占比39.51%,返苏就业占比23.18%。

  另据统计,近5年,华南理工大学共有江苏籍本科毕业生396人,其中赴剑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学府深造的有197人,占比近一半。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与江苏省的产学研合作同样渐入佳境。学校与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和南京市企事业单位联合攻关的6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与江苏省联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其他部委科研项目30项;与江苏电网、南京化工、江苏核工业格林、江苏国强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委托项目244个;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设计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南京城墙博物馆,以及开沃新能源汽车等大批在江苏省这片热土上蓬勃向上的华工校友企业,均是双方合作交流的见证。

  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华工模式”广受赞誉

  华南理工大学位于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世界级湾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广州,自1952年组建时就位列中国“四大工学院”——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学校目前是 “985” 工程、“211” 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位列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200 强,和东南大学、哈工大、西北工大、天津大学等9所高校组成了中国卓越大学联盟。

  一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以“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为世人所熟知,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华工模式”在高教界和社会上得到广泛赞誉。高毕业去向落实率、高就业质量和高就业满意度,历来是学校的“三高金字招牌”。

  以学校2022届毕业生为例,根据统计,其去向落实率稳中有升,大型企业为本硕毕业“稳压器”、高等教育单位为博士毕业主阵地;境内升学本科生中近94%进入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出国(境)留学毕业生中,赴QS世界排名前50名高校深造的占53.88%,前100名的占75.57%;选择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中,分别有35.67%、33.82%进入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由华工校友创立或领导的上市公司、大型企业超200家,珠三角近2/3的高端制造业企业负责人或技术骨干是华工校友。

  华南理工大学学科建设、科研及成果转化实力雄厚。截至目前,华南理工大学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高分子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排名世界第一。学校拥有2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26个部省级科研平台,2009-2020年获中国专利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第一,在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让、在穗主要高校总体支撑指数等排行榜中多次位居榜首。

  校区:引领“在地国际化”办学新范式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采用“631”综合评价方式进行录取的专业,全部设置在该校广州国际校区。这一校区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共建,是全国唯一教育部参与签约共建的校区,是全国唯一全是新工科学院的校区,也是国内首个中西合璧的街区式国际化校区。

  广州国际校区采用“在地国际化”的办学新范式,获批全国唯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德国科学院院士约根•卡罗曾表示,“这种科学而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使得校区更能实现学科方向的精准布局、高端人才的集聚、科研条件的完备。”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发展,广州国际校区的办学成效日益显著。

  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建设日臻完善。规划10个新工科学院,重点布局引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孕育颠覆性技术变革的新工科交叉领域,围绕高端制造、生命科学等领域,创设“学院+高端研究院+研发中心+行业联盟”的学术组织模式及产学研融合方式,搭建一流的前沿交叉科研平台。

  高水平人才磁石效应不断凸显。推行教研岗位教师“预聘-长聘”制度,引进全球一流人才,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新聘师资100%具有海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教育研究经历,其中超90%直接从海外引进,超60%为高层次人才。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优势更加突出。构建“通识+专业+双创+跨文化”四大课程群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四个三”人才培养特色,即通过“三制”(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三化”(个性化、交叉化、国际化)、“三跨”(跨学科、跨国界、跨文化),全面提升师资、课程、课堂、平台、项目等诸要素的质量与水平,着力培养一大批“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理工科领军人才和产业领袖。

  本科生学科竞赛及创新能力表现突出。2022年国际校区本科生参与“国家-省-市-校-院”五级创新创业项目数共41项,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203人次,其中国际级竞赛获奖67人次,国家级竞赛获奖56人次。

  现代书院制育人特色日渐彰显。实施“现代书院制+全员导师制”,构建多元评价的育人系统,获批教育部思想政治创新中心(全国仅19家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试点单位(全国仅10家高校),2019年、2021年分别成立峻德书院、铭诚书院,积极营造“学生永远在C位”的育人环境。

  全球开放办学力度不断增强。与国(境)外著名高校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覆盖近 70 所国际合作高校。

  (中国教育在线/马淑文 李洁欣)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3-26 02:14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3-24 09:57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3-24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