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常学习遇到真实生产场景中的问题,当化工和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交织在一起,会碰撞出什么?
近日,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决赛在江浦校区举办。来自全国高校的60支队伍,共计300余名师生集聚南京工业大学,围绕“甲醇精制工段虚拟工厂”系统的研发,分别开展了数字建模、图形组态、操作验证的三项测试,着重展示动态控制和组态建模的实操能力,在竞赛现场交出答案:在数字化解决方案中擦出创新的火花!
重磅来袭:大赛实现两个“跨越”
本次大赛强调跨学科融合,综合了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知识,是化工类各类大赛中难度较高的一次。每支队伍由5个人构成,其中3人左右是化工专业,另外2人为自动控制或者计算机专业。
本次大赛还跨越不同学历层次,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60支进入最后决赛阶段的队伍中,研究生组队参赛的队伍有13支,其余47支队伍为本科生组,大赛为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学生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
创新启动:用数字化解决真实场景中的问题
据悉,本次大赛分决赛答辩和总决赛答辩两轮进行。大赛题目以真实生产装置为基础,由公司提供生产工艺基础数据,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列表以及相关物料平衡表、工艺操作说明书、设备一览表以及设备开停车关键数据等。再由参赛队伍综合运用基础数据,对生产工艺进行数字化模拟。
陈唯业是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一名大四学生,在准备过程中,他们进行了相应的稳态、动态和组态的一些设置。陈唯业解释,他们相当于制造了一款甲醇精制工段工厂 DCS(分散控制系统)的监控界面图,可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可视化。同时,他们不断进行算法优化,实现工厂的自动运行和停止,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研究生组特等奖获得者胡磊表示,这种利用真实场景下工厂面临的问题出的赛题,非常锻炼他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利于他们将研究论文写在企业车间里。
走向未来:在融合创新中实现转型升级
经过两天的角逐,本科生组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共4支队伍获得特等奖;四川大学等8支队伍获得一等奖。研究生组南京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2支队伍获得特等奖;浙江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2支队伍获得一等奖。
本次竞赛从多学科交叉融合视角对化工过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将推动化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好实现“新工科”建设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将以本次竞赛为契机,积极探索化工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全国高校在智能化工和数字化工人才培养方面深度交流,持续深化科产教融合特色,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