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你有约·赢见未来
2023年
疏河训水,佑我国邦
百年历史,治水兴邦
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这,就是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
——河海大学!
今天,小编带各位学子走进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
快来看看吧!
学院宣传视频
学院介绍
海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7年的海洋水文专业。2004年学校成立海洋学院(与交通学院联合办学),2015年10月18日独立设置海洋学院。
学院目前设有四个系:物理海洋系、海洋技术系、海洋生物系、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五个研究所:海洋动力与环境研究所、海洋气象与气候研究所、海洋观测与预报技术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所;建设有面积约2200平方米的海洋科学实验中心;独立建设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科教融合中心(河海大学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科教融合共建平台),共建自然资源部海洋灾害预报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9年以来为江苏省海洋学会理事长和秘书长所在单位。
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100%具有博士学位,教授20人,副教授33人),外籍全职教授1人,教师队伍中拥有河海大学“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入选人才1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入选者2人、双创博士入选者11人。学院还聘请了潘德炉院士、陈大可院士等60余名国内外著名海洋学家为兼职教授,直接参与学生的培养。
一句话讲学院
进军深海大洋
探索学科前沿
服务海洋经济
学科实力
学科底蕴深厚,海洋特色鲜明
学院依托学校近岸动力学传统优势,强化了极地科学、海洋环流与气候变化研究方向,并结合江苏地方需求,进一步拓展了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地质环境等特色学科,丰富了学科结构体系,目前拥有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专业型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海洋科学一级博士点是江苏省首个海洋科学一级博士点,河海大学首个理学一级博士点。海洋科学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二期和三期),物理海洋学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海洋科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重点专业建设点,在软科2023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国排名第6。
学院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和地方的海洋经济发展。近5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等企业委托项目等330余项,总经费1.43亿元,在Nature子刊及行业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10余篇,出版《海气相互作用导论》、《北极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遥感导论》(上、下册)等数部专著教材等。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和地方的海洋经济发展。
人才培养
专业特质彰显,多闻博学专长
海洋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413人,研究生265人。学院本着“博学专长”理念,培养“基础宽、实践强、学风好、品德优”的高级海洋科学专门人才,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涵盖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等专业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1+3”的本科培养模式(即“一年总体化基础学科学习,三年细致化专业方向学习”),实行“1v1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在具有扎实的海洋科学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分别具备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或海洋地质专业之所长,兼顾涉海工程技术对海洋科学的需求。
为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学院围绕学科方向特色,组织学生前往相关单位和沿海城市,开展认知实习和出海调查实习,锻炼实践能力;开设“海韵大讲堂”、“梦想公开课”、“学术创新论坛”,邀请海内外学科精英,组织学术交流,开拓国际化视野;依托“南京江豚保护协会”、“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等开展科普志愿,将专业特色与志愿实践相结合,培养奉献服务意识。
师生风采
教育教学融合,科教成果丰硕
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全球视野,中国灵魂,河海特质,海洋胸怀”的学生为目标,形成了“以德立人-以智启人-以体树人-以美育人-以劳塑人”五育并举培养体系,支持本科生100%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推荐40余名学生参与极地、大洋科学考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互联网+、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赛事,在省部级及以上竞赛获奖80余项,研究生280余篇优秀论文刊发于国际知名期刊,育人成果显著,曾获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一等奖、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江苏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江苏省人气团支部、江苏省优秀团支部书记、江苏省魅力团支书、江苏省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江苏省先进班集体等省部级以上表彰40余次。
学院教师在海洋科学的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三个二级学科及海洋技术专业方面,为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物理海洋学专业在服务海洋工程、海洋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专业在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围绕国家和地方需求承担了一批应用开发课题共80余项,解决了一系列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学院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大禹水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海洋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和一等奖等。获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项,省重点教材1项,校级及以上讲课竞赛获奖51项。
国际交流及校企合作
国际合作深入,交流舞台广阔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夏威夷大学、阿拉斯加大学、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等国际顶尖机构有长期科研合作关系,师生交流互访频繁;学院积极参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北极科学考察等国际科考活动,成功举办“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国际极地气候系统夏季讲习班”等14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活动,与英国班戈大学签署 “2+2”合作办学项目,与西澳大学合作开展河海大学-西澳大学CSC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资助项目1项(“海洋科学与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端人才培养项目”)。每年均有优秀学生前往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世界知名高校留学。
升学就业
升学就业并重,未来发展多元
学院重视校企合作,推动学生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目前已与浙江海洋监测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江苏中洋集团等近二十余家单位建立常态化实习实践基地,学院领导带队组织学生赴实习实践基地顶岗实习,通过实境课堂,增加大学生的实践性体验。
学院致力于为建设海洋强国培养一流的海洋科学人才,近七年本科生继续深造率不断提升并保持高位,最高达80%。每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毕业生到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南海所、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海大学等海洋科学研究的高校和研究所继续深造。学院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毕业生得到了自然资源部、交通部、水利部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广泛认可。
院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祝贺你们跨越了年轻生命的一个驿站,迎来了一个更加美丽的大学人生。相信你们的青春岁月,会绽放更加辉煌绚丽的光彩。我盼望你们走进河海大学海洋学院,让海洋学院成为你们抒写青春诗篇、实现青春梦想的理想之地。
我国向来重视海洋建设与发展,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谋划布局海洋事业,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科学的发展恰逢盛世。河海大学是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科研与高等教育平台,海洋学院源起于1957年开设的海洋水文专业,目前拥有以中青年为主的创新型师资队伍,传统优势与青春力量并行。学院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经历着海洋强国建设这个最好的时代。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距离海洋强国还有一段路程。国家急需培养一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军事与海洋权益方面的工程科学与专业技术的人才,你们就是最有力的储备力量。要做心存感恩者、胸怀大志者、身心强健者,坚定理想信念,不断追求卓越,做好自己当下的主业,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国之栋梁,胸怀海洋,向海图强,海洋学院欢迎你们!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院长
宋翔洲 教授
一约既定,万山无阻
河海大学与你定下金秋之约
你只管奋力拼搏
只等金榜题名时
我们一起遇见河海的烂漫花开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