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教育思想100周年,10月18日,值陶行知诞辰132周年之际,由南京晓庄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小先生制100周年暨国际视野下陶行知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行。来自韩国庆尚国立大学校、江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校专家以及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研讨会现场
南京晓庄学院校长张志华作大会致辞,代表学校热烈欢迎莅临研讨会现场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他表示,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躬身教育实践,打造富有特色的师范教育品牌。他指出,“小先生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深远的历史意义,对当代中国教育实践有着切实而深远的现实价值,学校将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继承与发扬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教育思想,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志华致辞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周洪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小先生制”起源于陶行知的长期实践探索,是近现代中国本土化原创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普及运动。南京晓庄学院,作为我国乡村师范教育的发祥地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开展了一系列学陶师陶研陶活动,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在陶研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有益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将持续深化与南京晓庄学院的合作,打造陶行知研究的新局面。
周洪宇致辞
大会举行了首届“寻找最美新时代小先生”公益活动颁奖仪式,这项公益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生活﹒实践”教育研究院(中国)、南京晓庄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组织,旨在提升儿童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树立新时代中国儿童新形象,为全国青少年“学陶师陶”树立榜样。周洪宇教授、张志华校长共同为来自北京、武汉、南京、重庆、石家庄等全国各地的学生代表们颁发“最美新时代小先生”荣誉证书,为学校代表颁发“寻找最美新时代小先生”公益活动组织奖。
为“最美新时代小先生”获奖代表颁奖
主旨报告环节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来兵主持。
周洪宇教授以《实施“新时代小先生行动”的意义与策略》为主题,从历史演变、宗旨任务、活动形式等维度详细阐释了“新时代小先生行动”的内涵。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山西大学中国社会教育研究院院长侯怀银教授以《“小先生制”在中国的命运:回顾与前瞻》为主题,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表达全面梳理了“小先生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指出未来的“小先生制”研究应日趋国际化、注重跨学科研究。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申国昌教授以《陶行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为主题,深刻全面地解读了陶行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和理念。
与会专家学者作报告
在圆桌论坛中,浦口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南京市力学小学校长李琳、武汉市傅家坡小学校长沈青、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校长唐小俊、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校长杨武围绕“小先生”培养,结合学校有益经验和特色做法,从课程开设、实践活动、家校社协同等方面向与会人员分享了“小先生”培养的特色路径与实践模式。
名校长圆桌论坛探讨“小先生”培养的路径与实践模式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佳佳、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孙德玉、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程贺南、陶行知教育基金会韩中友好大使林亨泽、韩国庆尚大学教育系教授李庚子、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教授杨冰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小先生制”及陶行知教育思想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参会人员合影
孙德玉以《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及其启示》为题,指出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性地构建了生活德育论,在中国现代德育思想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程贺南在《陶行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继承与拓展:以“小先生制”为例》的主题发言中,以“小先生制”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陶行知与杜威的教育交往。林亨泽在《<古庙敲钟录>翻译过程与陶行知“小先生”之关系》的主题发言中,生动介绍了《古庙敲钟录》的翻译背景与过程,形象呈现了“大徒弟”与“小弟子”在翻译过程中的互动与成长。王佳佳以《小先生制与儿童创造力的解放》为主题,从教育普及的有效措施、生活教育的大胆尝试、女子教育的创新实践、创造力解放的积极探索等方面对“小先生制”进行了多维审视。李庚子在《陶行知小先生制和日据时期的韩国夜校研究》的主题发言中,全面阐述了韩国夜校的发展阶段,指出小先生制有效缓解了韩国夜校教育设施和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满足了民众的学习欲望,为拯救陷入困境的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杨冰在《小先生制的百年回望与时代价值》的主题发言中,全面剖析了“小先生制”的思想内涵,指出“小先生制”蕴涵着以人为本的儿童立场,有利于培育中国少年的精神气质和崭新面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