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5日,由徐州三中主办,中国教育在线-江苏站协办的徐州三中“家长好课程”第三讲,邀请了中国青少年家庭教育高级讲师梁丹妮老师为处在困惑和苦恼中的家长答疑解惑。梁老师带来了她的“高中名校行系列讲座”之《处理青春期叛逆,读懂孩子心灵密码》。
01
读懂青春期——常见高中生心理问题梳理
青春 · 成长
梁丹妮老师列举了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最常见的问题,比如“作业没有做完,就要出去打球”“学习成绩下滑:发现了藏在抽屉里的情书”“劝其背书反被怼”“想学很多东西,学习除外”“沉迷手机游戏”……贴近现实,普遍典型,很多在场家长深有同感,这也是他们倍感苦恼而不能理解的问题。家长们很疑惑:孩子之前很听话,怎么没有这么多问题?让他们学习不好么?小小的孩子懂什么?……面对这些困惑,梁丹妮老师向家长们传递了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的青春期特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开始趋向成人化,自我意识增强,情绪也从简单到复杂,同伴关系开始代替亲子关系。“想和同龄人打球”“向异性表示好感”都是社交需求的表现。他们已经不是家长的私有物,他们渴望与外界交流。这一时期的孩子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让他们容易陷入社会角色的混乱。梁丹妮老师说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青春期的自我认识过程。孩子逃避学习,打游戏,玩手机,其实是一种“自救”的表现,因为打游戏能让他获得成就感,他们只有通过这种成就感来缓解或者是逃避学习上产生的挫败感。梁丹妮老师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这些问题和变化,认识到孩子的叛逆,反抗,不成熟都是青春期特质的外在表现,希望家长能够肯定孩子的个体存在感,尊重他们的独立,化“审问”为“倾谈”,成为孩子坚实的依靠。
02
学做好家长——学生特性分类分析及应对建议
“青春期心理学之父”斯坦利霍尔把青春期看做一种新生,认为青春期是一个充满犹豫不决和矛盾情绪的过渡阶段,是风雷激荡的人生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学习难度的加大,对未来的思考,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感情世界的好奇与需求……这些变化让他们应接不暇,慢慢地,这种指向自我的,内在的冲突,逐渐演变成指向他人的,外在的对抗。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和家庭的矛盾冲突日益普遍和突出。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如何处理青春期孩子出现的叛逆问题?如何走进孩子心灵,帮助孩子平稳的度过这一时期?梁丹妮老师结合具体案例,按照青春期出现的问题,把孩子分为几类:“暴躁厌学型”“焦虑自我怀疑型”“叛逆敌对父母型”“躺平摆烂型”“小心谨慎但低效型”。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的情绪首先要稳定,切忌抱怨打骂,不闻不问。在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过程中,要放宽心态,尊重孩子情绪的变化,给予情感上的理解,提供有效的情绪价值,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的建议,逐渐帮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满足孩子“求关注”“被理解”的需求,做孩子人生的向导而不是主导。梁丹妮老师列举的案例常见而典型,给出的建议具体而实用。家长们受益匪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明白了“做孩子成长过程的参与者,不做孩子学习结果的审判者”这句话的含义。
梁丹妮老师在本次讲座中,结合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案例,帮助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找到了读懂孩子的心灵密码,让家长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发现孩子在这一时期隐藏的优势和危机,为他们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徐州三中一直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断推进家校共建体系,未来,“家长好课程”将继续开设下去,为有需要的家长答疑解惑,为孩子的成长创建良好的环境。
03
家长分享
青春期是从儿童到成人的一个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孩子们面临着身体变化、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处理等多方面的挑战,青春期叛逆在每个孩子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比较平和,有的比较严重。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理解和包容,也要正确的引导,同时我们一定要避免与孩子发生激烈的冲突。良好的氛围是孩子情绪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孩子喜欢和有见解豁达的家长交流,如果我们家长脾气暴躁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家长是孩子性格成长的引路人。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不少孩子迷恋游戏,成绩下滑,家长焦虑,孩子玩游戏也是在弥补内心世界的空虚,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让他们过得比较充实,我们也可以带他们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充当他们的倾听者,把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成为他们的成长的把舵人。我们要经常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
总之,处理青春期叛逆,需要我们家长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孩子成长的需要。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拥抱新知识和新观念,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高一学生家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