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系巡礼丨明德、明理、明心 ——物理学院欢迎你!
2024-05-31 10:37:0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物理学院

  院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热忱欢迎你们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无处不用物理。物理学,是基础学科,从古至今,基础研究始终是产业诞生和振兴的根本,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力学和热学基础理论进步,推动了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开启了信息时代的大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学探索加速演进,学科交叉融合更加紧密,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强化基础研究系统部署,对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我校在“理科振兴计划”的基础上,学校围绕“一流工科、卓越理科、精品文科、特色交叉”发展布局,启动了“理科卓越工程”,持续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同学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物理学,也是一种智能,它对客观世界的规律做出了深刻的揭示,它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物理学,更是一种文化与艺术,凝聚对物质世界的情感、理性思维的态度、看待自然的方式和崇尚科学文明的价值取向。

  同学们,浩瀚博大的物理学知识殿堂已经向你们敞开大门,更多的物理学奇迹正等着你们去创造!欢迎你们报考南航物理学院,以奋斗为青春的底色,开始人生新的征程!

  刘友文

  01 学院本科专业

  应用物理学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2024新增)

  02 学院总体概况

  物理学院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960年3月成立的数学力学系,1962年12月改为基础部,1985年5月基础部撤销,由数学、物理、理论力学3个教研室建成数理力学系。1994年数理力学系改为理学院,设数学系、应用物理系、物理实验中心。2022年4月,根据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理科卓越工程建设要求,对理学院机构设置进行调整,成立物理学院,下设物理系、应用物理系、物理实验中心和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中心4个教学科研机构。

  2021年,在“理科振兴计划”的基础上,学校启动了“理科卓越工程”,持续推动物理学科发展,形成了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基础深厚、科研交叉融合、教学成果显著的良好发展局面,为学生营造了优越的创新环境和浓郁的博雅氛围。目前,学院设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其中凝聚态物理为工信部重点学科。学院自2000年设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该专业2009年获批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江苏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点。

  03 学院特色介绍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拔尖、治学严谨、师德高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省特聘教授1人,校特聘教授2人,教授18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2人。师资队伍中有10余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等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18人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江苏省“双创计划”等省部级人才工程。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团队

  学科基础深厚

  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经过近二十多年建设,物理学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并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于2005年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和“无线电物理”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批“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设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2010年,参与组建的“纳智能材料器件”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2年,“凝聚态物理”入选工信部重点学科;2014年,“物理学”与材料学科联合,成功申报了省协同创新重点建设学科群;2018年,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获批“空天信息材料与物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2021年,物理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2024年新增设本科专业: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培养具备材料与电子、光子、信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此外,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学院获批“空天信息材料与物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科研交叉融合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于学校国防与“三航”特色,注重理工融合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强化基础研究。通过学校实施的“理科振兴”、“理工融合”和“理科卓越”等计划,逐步形成凝聚态物理、力学、材料等交叉研究队伍。依托“空天信息材料与物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平台,以空天环境新材料和高新技术需求为牵引,瞄准物理及其相关交叉学科前沿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近几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项目、国防科技创新特区火花计划等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60余项,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累计在Nat. Mater., Nat. Commun., Sci. Adv., Phys. Rev. Lett., Appl. Phy. Lett.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防科技技术奖三等奖。

  教学成果显著

  学院坚持国防需求与学科优势方向相结合,依托物理学、光学工程、凝聚态物理等学科平台,打造精品教学团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强化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内涵,取得丰硕成果。“拓展内涵,融合创新,构建工科院校大学物理系列课程体系”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我院施大宁教授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学院拥有以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大学物理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023年被评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施大宁、徐飞、李伟伟先后获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杨雁南、李晋斌被授予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比赛奖项2个、省部级教学比赛奖项10余个,主持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等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数十项。

  教学平台建设方面,学院建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

  课程建设方面,《物理与艺术》入选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力学》入选首批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文科物理》入选首批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物理》、《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

  教材建设方面,出版教材和著作等十余部,《物理与艺术》、《文化物理》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开创了国内物理类素质教育先河,在全国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高等量子力学》被评为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2023年《高等量子力学》数字教材出版。

  创新环境优越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依托“空天信息材料与物理”实验室(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物理实验中心(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紫外日盲探测、物理学前沿计算主题创新区等教学科研平台,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通过参与真实科研项目,进行科研能力训练,撰写科研论文,每年均有多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2021年,学院2018级本科生党红亮等同学所在的404-4宿舍因人手一篇SCI论文的事迹,获得了光明网等主流媒体的报道,被称为“学霸宿舍”,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22年,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钧涛、李清恒,2019级本科生张逸浩、刘兴杰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24年,学院2020级本科生科创项目参与率达100%。

  

  404-4宿舍成员:代芮铭、张凌峰、张芙芃、党红亮(从左到右)

  另一方面,学院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开设专创融合课程,学生在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等高级别竞赛项目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博雅氛围浓郁

  物理学院是一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在这里,我们为每一个宿舍配备启明导师,即以小寝室为单位,选聘一位学院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四年一贯制”团学导师,通过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共同用餐、师生从游”等方式,关心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成才。以思想引领、学业帮扶、生活关怀、职业规划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精心策划并推广“阳光导师活动月”、“师生会客厅”等系列品牌活动,构建轻松活泼的师生交流氛围,形成全员育人、师生从游的温馨氛围。

  学院搭建“新视界”系列沙龙平台,邀请不同专业的名师、不同行业的院友、专家开办讲座,帮助学生加深专业认知,拓展学术视野。

  学院还组织志愿者深入基层社区、中小学开展公益科普,引导广大青年在服务他人、成就自我、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素质的整体提升。2023年,学院入选新一批南京现代科普场馆联盟会员单位“空天物理+”团队成功入选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并获评 “典赞·科普江苏”年度十大科普集体。物理爱好者协会再次获评五星级社团、文明社团,并成为学校首个获得全国高校百强活力社团荣誉的集体。

  学院积极拓展圈层、建立多个合作基地

  学院志愿科普硕果累累

  04 学院联系方式

  ● 学院网站:http://physics.nuaa.edu.cn

  ● 咨询电话:025-52113081

  ● 联系人:李老师

  扫码关注学院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