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绣花针下绘春秋,非遗精神永流传
2024-10-16 11:08:00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10月15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的“红色陵青”非遗文化寻访团访问了仪征市,与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孙亚楠进行了深入交流。溯古俯今,她们以布为纸,以线为墨,以针做笔,绣一片花开;绘一朵浮云;勾一片青山。在此次寻访中,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扬州刺绣的精湛工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访谈中,团队了解到,孙亚楠老师籍贯安徽,小学时因外公来到扬州旅游并购买刺绣礼物送给她,结缘扬绣,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时期就读英语专业的她,开始专心学习刺绣,并将刺绣作为终身事业。毕业后,孙亚楠老师只身前往扬州,拜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蒋明秋为启蒙师傅,再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苏绣(扬州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吴晓平为师。

  扬州刺绣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将扬州画派的美学理念与刺绣技艺完美结合,展现出扬州文化的厚重与精致。“扬绣以仿古山水绣、水墨写意绣占长,风格特殊、个性鲜明,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用刺绣重现画作、书法。”介绍中,孙老师向同学们铺展着一份份精美的作品,她表示,扬州刺绣以平绣为主,颜色种类繁多,主要通过针法来体现国画的意境、神韵和气势,从而达到绣画难分的境界,因此对绣娘们手、眼的保护有着极高的要求。

  在观赏过程中,孙老师还向团队介绍了扬州刺绣的特点,如劈丝精细、针法缜密、色彩丰富、清新雅致等,将才艺和感悟相融合,形成了“精、雅、和、顺、匀、活、透、洁”的艺术风格。团队成员宋昊远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表示刺绣是一项磨炼心境的技艺,每一个步骤都考验着耐心和技巧。

  “刺绣是一项极其磨炼心境的技艺,从选稿设计、勾稿到上绷、配线再到刺绣,每一个步骤都考验着我们的耐心。起初我的心还不够静,手法生疏,针脚不均,但随着反复的练习,很快就静下心来并掌握了技巧,这大概就是扬绣的魅力吧。”成员宋昊远说道。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打好基础最起码三年,因此学习刺绣要耐得住清贫。”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学习刺绣的艰辛,更体现了孙亚楠老师对这门艺术深厚的热爱和执着。

  扬州刺绣以文人绣为主,展现祖国大好河山,其作品往往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对红色文化的致敬,比如《千里江山图》《华岳高秋》。采访最后,孙亚楠老师殷切期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扬州刺绣的传承与发展中来。她相信,只要有足够的热爱和坚持,扬州刺绣一定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此次寻访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体验,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成容容老师总结道,同学们将这次经历转化为动力,保持热爱、担负责任,为传承和推广扬州非遗文化贡献出新时代青年力量。

  通讯员:宋昊远、姜星妍、王文洁

  摄影:李大鹏、冯频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