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代码:1911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五年一贯制高职(高师)“专转本”工作的通知》(苏教学函〔2022〕26号)的文件精神,为了做好三江学院2023年选拔优秀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转本科学习(以下简称“专转本”)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工作原则,实行“阳光工程”,制定本简章。
01学校简介
三江学院地处“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的四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在31年的办学历程中,三江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强化内涵建设,持续改革创新,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学校作为全国首家民办本科高校接受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良好”等级。2011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江苏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项目的试点高校。2014年成为全国应用技术型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17年学校成为江苏省硕士学位研究生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学校在省编制部门登记为事业单位。201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还先后被评为江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十强、中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获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特等奖、江苏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22000人,设有12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工、经、管、文、理、艺、法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办学以来,学校已经向社会输送了10多万名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质量人才,三江学院就业工作考核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设有学校学年奖学金、三江励志奖学金、考取研究生奖励、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吴其瑾奖助金、林爱华奖助金和校外企业、校友设立的各种奖学金,用以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学校开设绿色通道,积极通过助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俭学、临时困难补助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02选拔对象
(一)列入省普通招生计划、经设区市招生部门按规定程序正式录取在本省各类学校的五年一贯制高职(高师)的五年级在籍注册学生,经所在学校按要求推荐,均可参加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
(二)五年一贯制高职(高师)四、五年级从江苏省应征入伍,退役复学后五年级在校学生,以及五年一贯制高职(高师)毕业当年从江苏省应征入伍,退役一年内的毕业生(含服役期间取得毕业证的),经有关单位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审核后可参加相关高校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转本”招生。
03招生专业和计划
三江学院2023年五年一贯制高职“专转本”计划招生408人,其中普通在校生计划数388人,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数20人,招生专业及对专科阶段的专业要求见下表一。
注:招生计划及专业代号等数据以省教育厅公布的为准
04报名
(一)报名条件
1.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
2.所学专业符合三江学院招生专业要求;
3.修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能正常毕业。
(二)报名时间:2023年1月4日至1月7日。
(三)报名要求:非师范类“专转本”(包括退役大学生士兵)采用网上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进入“江苏省五年一贯制专转本报名系统”(网址:https://wnzzzb.jseea.cn),对照《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进行网上报名,具体报名流程详见网站说明。组织报名的学校要做好报名指导工作。考生须对报考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如因考生本人填报及核对有误而对录取产生的不利影响,由考生本人负责。每名学生只能填报一所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及是否服从志愿。
05审核
推荐学校根据报名条件负责审核报名学生的资格。并于2023年1月13日前将加盖学校公章的推荐报名汇总表报送三江学院招生办公室。
06领取准考证及考试(考查)
(一)领取准考证:2023年3月17日(周五)13:30—18:00在三江学院东校区教学楼一楼多功能厅(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花神大道128号,联系电话:15345183441,15345188416)考生办理、领取准考证等手续。根据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每位考生报名费10元,统考费每科45元,参加考试的学生每人共交纳考试费145元。退役大学生士兵需交纳报名费10元。
(二)考试(考查):非师范类“专转本”(包括退役大学生士兵)考试(考查)时间统一为3月18日(周六)。
1.普通在校生考试科目3门:英语、专业科目一、专业科目二,其中英语为全省统一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安排:8:30—10:00英语、10:30—12:00专业科目一(写作考试为1个小时)、13:30—15:00专业科目二。各专业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及要求、参考书见表二。
2.退役大学生士兵免于参加文化课考试,但须参加三江学院组织的职业技能综合考查。考查时间安排10:30—12:00专业科目一(写作考查为1个小时)。考查科目、考查内容及要求、参考书见表三。
(三)普通在校生每门科目满分100分,总分300分;退役大学生士兵职业技能综合考查科目满分100分。
(四)考试(考查)地点:三江学院东校区(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花神大道128号),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如有变化另行通知。
07录取
五年一贯制高职“专转本”录取在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本着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的原则,根据公布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一)普通在校生:按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划定英语最低录取分数线后,以考试累计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如同分则依次按照两门专业科目总分、科目一分数、科目二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二)退役大学生士兵:1、报考人数小于(等于)计划数时直接录取;2、报考人数大于计划数则依据职业技能综合考查结果,结合考生志愿、在校期间成绩、服役期间表现等情况,综合评价,择优录取;3、如考生未达到报考三江学院录取条件且服从调剂的,由省教育考试院安排接收院校。
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报省教育考试院,经省教育厅审核后确定录取名单,三江学院发放录取通知书。
08政策性录取
(一)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大赛,获全国比赛前二十名或二等奖及以上者、省级比赛前十名或一等奖获得者,经公示无异议后,三江学院可优先录取。其中,全国比赛前十名、省级比赛前三名,省第十一届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学生三江学院可政策性录取;获2021年、2022年、2023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省赛一等奖或国赛二等奖以上普通高职(专科)在校学生,以及2022年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一等奖或国赛铜奖及以上普通高职(专科)在校学生(创意组限团队成员前3人中的项目负责人或专利第一发明人,创业组限团队成员前3人且有股权的核心成员)可享受三江学院政策性录取,三江学院政策性录取原则:考生必须统一报名参加三江学院组织的考试,全省统一考试科目英语成绩不低于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划定的英语最低录取分数线,考试累计总分加10分后不低于三江学院该专业录取分数线(奖项不累加,最高加10分)。如考生未达到三江学院录取条件且服从调剂的,由省教育考试院安排其他接收院校直接录取。
(二)退役大学生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免于考查,报名后由三江学院直接录取。
(三)五年一贯制高职四、五年级荣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加10分投档。推荐学校须向三江学院提交审核通过的学生获奖证书和加盖学校印章的相关文件复印件。
以上情形中直接录取的,实行单独计划、单独录取。
09转入和培养
(一)省教育厅对录取结果进行审核和注册,并办理相关学籍变更手续。
(二)“专转本”新生凭专科毕业证书和录取通知书等材料按报到时间到三江学院办理入学手续,未取得专科毕业证书的“专转本”学生,三江学院不办理入学手续。“专转本”学生统一转入本科三年级学习。
(三)“专转本”学生学费标准:英语专业为15000元/学年,其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财务管理、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17000元/学年;住宿费标准:1000-1500元/学年。最终学费、住宿费按照江苏省价格部门核定的学费标准进行收费。
(四)三江学院根据五年一贯制生源情况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做到单独组建班级,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单独组织教学、单独进行教学评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10学籍管理与就业
(一)“专转本”学生,由推荐院校和三江学院按照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转出和接收手续。
(二)“专转本”学生不得转专业和转学。
(三)“专转本”学生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规定的,享受与转入学校本科生同等待遇。“专转本”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按照国家规定填写,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四)“专转本”学生毕业时,按国家有关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执行。
11办学地点
三江学院东校区(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花神大道128号)。
12其他说明
本简章内容及标准如与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不一致的,均以上级主管部门最新文件为准。
1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三江学院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025-52897064(兼传真)
监督电话:025-52354943
招生网:https://zsb.sju.edu.cn
网上咨询:https://wszx.sju.edu.cn
铁心桥校区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龙西路310号
邮编:210012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