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讯 “吴书记,多亏您帮忙找销路,才把我5万多只鸡卖出去了,这两只是特意给您留的,正宗的走地土鸡,您拿去尝尝”。贫困户杨志军拉着吴小龙的手,硬把装鸡的口袋塞到他手中,被他婉言谢绝。看着曾经帮助过的贫困户都一一脱贫,吴小龙心里比蜜还甜……
2018年7月,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小龙作为新一届江西省驻县(区)帮扶工作队队员之一,奔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航埠镇徐家村脱贫攻坚一线,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在扶贫一线战斗的两年多时间里,吴小龙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以智力扶贫为主旨,以人才、教育、科技、文化资源支持为载体,坚持精准扶贫促脱贫,坚持驻村帮扶促增收。他把扶贫当作“家事”,深入挖掘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项目;他把群众当作“家人”,创新手段、调动资源帮助老百姓解决难题。
摸家底唤醒“沉睡村”
两年前,吴小龙刚刚来到徐家村就立即开展了走访调研。他了解到,徐家村地势平坦,春季雨水较多,夏秋季雨水较少,导致许多地方只能种植一季早稻,二季晚稻无法种植,稻田农作物经常缺水受旱,而原有的几处灌溉水井都存在年久失修,杂草众多,无法灌溉的问题,许多稻田因此荒芜,无人耕种。吴小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带领工作队经过认真调研,与村委积极协商,在帮扶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大力支持下,为徐家村新建了两口灌溉水井和一个电排站,并安装了20千瓦水泵,造福农田近千亩。从此,村民再也不用到数公里以外的水库取水灌溉了。
吴小龙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推动落实了各村组休闲广场健身器材购置及安装、全村8个村组路牌制作及安装、徐家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公条件改善、周坊组至耙岗山道路路基加宽和辅路建设、张家电排站、周坊组和横塘组灌溉井建设、徐家组东边到靶岗山道路130米路基、涵管和砂石建设等帮扶项目,共投入帮扶资金42.574万元,解决了各村组基础设施、灌溉困难、道路拥挤等问题,促进了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并方便了出行,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民们喜上眉梢。
为村委筑牢“桥头堡”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农村的发展要靠带头人、要靠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吴小龙深知,抓党建促脱贫,关键就是要增强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强化驻村帮扶工作队常态化思想教育工作中,他提出的“县委统一领导、分工合作同步、党建协同开展”工作思路受到一致认可。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三会一课”、“四进四联四帮”主题教育活动、党员活动日等多种载体,督促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认识问题、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对于在外流动党员,他还通过建立QQ、微信群,并利用他们春节回家契机,加强对其教育管理和联络。
同时,他还为村“两委”全面实现“一肩挑”储备了后备力量。按照党组织“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进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他积极协助镇党委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认真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引导工作。从现任干部、村民组长、致富能人,复退军人、学校毕业生中物色村级领导后备干部,确保村级领导班子后继有人。两年来,基层组织“强筋健骨”,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6名,开展结对活动传帮带本地干部6人,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伍打下了基础。
为村民装满“钱袋子”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吴小龙带领驻村工作队配合村委会紧紧抓住新时期扶贫开发政策的导向,通过成立徐发农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为了促进产业更好发展,产生效益,带动村民致富,驻村工作队利用高校资源优势,专门联系了东华理工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为产业带头人传授知识,寻找水源等,还带领学校教职工积极购买包括牛肉在内的徐家村各类农产品,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现在参加徐发农业合作社的贫困户每年都可享受到千余元的额外收入。此外,他们还积极争取政府投资,其中投资中草药种植30万元、休闲旅游产业(源野山庄军旅体验项目)100万元,真正实现“造血”脱贫。
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风险极大,要扩大群众增收渠道,还是要走多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通过调研,吴小龙了解到光伏项目投资回报率比较高。为了确定光伏项目的可行性,他多次到相关企业调研并查阅大量资料,短时间内从一个“小白”变成了半个“专家”。目前有10余户贫困户加入,每年每户可得3000余元的分红。驻村工作队还制定分配方案,将产业发展收入拿出部分来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新增公益性岗位7个,让贫困户真正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
为农副产品“开销路”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作为崇仁县“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之一的徐家村,有大量的优质农副产品因规模化程度低、获取市场渠道少等因素导致销售困难。吴小龙了解相关情况后,多次协调村肉牛养殖基地、养鸡养鸭致富带头人与东华理工大学后勤食堂、各学院对接,在学校销售牛肉、牛排、土鸡、鸡蛋和鸭蛋等,同时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为民直播带货”的直播活动,实现消费扶贫5万余元,助力产业扶贫,提高贫困户劳动积极性。
徐家村养鸡人杨志军,养了5万多只走地土鸡,正当土鸡出栏和下蛋高峰时,客户却因疫情影响取消了订单。土鸡和鸡蛋卖不出,又要不停喂饲料,杨志军急得直掉眼泪。吴小龙和驻村工作队员了解情况后,一边联系东华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团队直播带货,一边走访本地收购商,饭店、卤菜店等供应商订购,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打开了土鸡和鸡蛋销路。“吴书记,真行!”提起这件事,杨志军对吴小龙既佩服又感动,他说,有这样一个“第一书记”在前面领路,徐家村老百姓的日子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交卷铃声’已经敲响,我们将一如既往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全力对标冲刺决战,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吴小龙和他的队员们斩钉截铁的誓言在徐家村久久不绝。扶贫路上,虽苦犹甜。他们带着初心、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让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实践检验,在脱贫攻坚中真正彰显出了东华理工人的情怀和力量。(图:吴小龙;文:张蕾)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