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研”途有你︱南昌大学2025年研究生招生宣传——法学院:求真务实 厚德崇法
2024-09-27 17:03:00

  一、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南昌大学法学院(原江西大学法律学系)始建于1980年,1982年招收首届法律专业本科生,1986年招收经济法专业专科生,1993年招收律师专业专科生,1994年招收经济法专业本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2012年开始招收“社会治理与法治系统工程”博士研究生。2022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立了“马克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法治建设”二级学科博士点。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江西大学法律学系改为南昌大学法律系;1994年学校成立由法学、行政管理学及哲学组成的政法学科群,1995年1月,学校设立政法学院,下设法律学系、行政管理学系、哲学系,包括法学、政治学、哲学3个一级学科;2000年法律学系独立为法学院;2003年法律学系、行政管理学系、社会学系(马列部、思政部)、MPA中心合建为法学院;2008年法律学系独立为法学院。  

  二、专业介绍

  学院现有社会治理与法治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法治建设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的法学专业是江西省一流特色专业(2019年),并于2019年获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知识产权专业2020年获批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自主增设知识产权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另有,所申报的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已顺利通过教育部公示阶段,有望于2025年开始招生。

  202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如下:

  法学:

  专业代码(030100)(学术型):下设七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

  知识产权法学:

  专业代码(0301Z1)(学术型):下设2个研究方向,按学科录取后,师生互选时进行分流,2个方向分别为知识产权法方向、数字法学方向。

  法律(非法学):

  专业代码(035101)(专业型):不分研究方向,由前置学历或学位的专业代码属非0301开头的非法学专业考生报考。

  法律(法学):

  专业代码(035102)(专业型):不分研究方向,由前置学历或学位的专业代码属0301开头的法学专业考生报考。

  三、科研与师资力量简介

  科研基地

  学院现有1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江西地方)立法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品牌专业(法学)、江西省第1个法学类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法治江西建设研究中心、江西省法治教育立法研究分中心。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16人,讲师15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0人。博硕导师队伍中现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1人,江西省“双千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骨干教师5人,“宝钢”优秀教师3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钱江学者1人。此外,还聘请了应松年教授、马怀德教授、徐静村教授、李昌麒教授、陈忠林教授、齐文远教授等30余名著名法学家以及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魏小琴等20余名专家型领导为兼职教授。

  2022年我院杨峰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文章1篇,2024年我院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四、研究生报考招生与就业情况

  近三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就业情况

  1.报录情况

  我院各专业报录情况良好,全日制硕士历年来未出现过调剂录取情况,第一志愿报录比平均为5:1。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法律专业型研究生招生指标稳定在50左右,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招生指标亦有50左右。

  2.就业前景

  法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稳中有升,绝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一年内都能顺利就业。近五年,2024年9月最新统计,2024届学院硕士生就业率达89%,就业区域分布主要在江西省、广东省、浙江省、湖南省、湖北省、福建省等中部及沿海地区,毕业生大多从事法律专业工作,占比约60%以上。毕业生进入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政府法制机构等体制内单位近50%,进入央企、国企等约占30%,学生就业层次、就业质量较高,总体就业前景较好。

  五、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网址:http://law.ncu.edu.cn/

  学院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791-83969437

  学院联系人:陈老师、罗老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