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传统文化与校园英语文化融合策略探究
2024-06-24 11:39:00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是世界上最常用的一种语言,它对增进各国间的交往、各国间的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对学校英语教育有了新的需求,开设系统化的英语教育课程和建立全面的校园英语文化,其宗旨在于加强学生英语的运用,协助他们进行国外的交际,培养他们的学习力和逻辑思考力,并鼓励他们运用英语来弘扬我们的祖国文化。然而,光靠英语水平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应该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的英语教育之中,融入校园英语文化之中,培养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信心,让他们走出家门,到世界各地去讲中国的故事,从而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校园英语文化融合的影响

  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大学校园英语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高校英语教学在高校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英语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语言,因此,许多大学纷纷设立了英语专业,充实校园英语文化。从大的方面讲,这既是为了适应国家发展需要,也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需要。通过大学校园英语文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具有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高校英语教育对当今青年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他们需要能够走上全球的舞台,用英语向世界推介中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我国的影响力。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要自觉地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英语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认识并树立起自己的文化信心。

  大学校园英语文化有其自身的人文特色。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文精神为主,以工具精神为辅。语言源于文化,扎根于文化,所以,英语的学习必然与文化息息相关。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着重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含义进行剖析,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语言技能的时候,能够在人文环境中得到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崇高品格和情操。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国家的一笔珍贵的财富,把这些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出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和道德情操,从而使我们不仅掌握了一门外语,而且还能把文化发扬光大。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育要改变传统的外语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英语文化中的路径

  提升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教师文化素养。大学应该增强自己的文化信心,建立一个完善的校园文化系统,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老师要适时地进行改革,充实自己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丰富大学校园英语文化内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向同学们播放一些以英文形式表现中国文化的图片,录像,音像材料,使同学们能把一些抽象的文化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要确保英语校园文化的综合性,既要主动借鉴国外的优点,又要与我国的民族文化相融合,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老师们要自觉地培养他们的包容精神,让他们在面对各种文化时,要把这些文化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相联系,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去评判国外的文化,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在大学校园英语文化氛围中,要使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得到恰当的应用,从而提高其使用语言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中西两种文化的比较,来增强学生们的平等意识。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等级划分。这些都是一个民族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才会产生的,所以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应该享有同等的地位。在高校英语文化环境中,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做好文化交流者、传播者,给同学们提供大量的教材,指导同学们对英语及民族文化的正确、主动地认识。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进程中,使同学们不仅能体会到外国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也能进一步认识中国的传统。在设计英语教学方案时,要立足于文化,兼顾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提高同学们对不同的文化的认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辨别不同的文化。

  创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环境。在校园里,可以经常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交流会,并把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到各种竞赛之中,激发同学们积极参与,加深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学校应选用英文译本,让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前提下,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使其在掌握英语的过程中,保持其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学校利用广播电台、校报、校网站等多种形式向同学们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学习传统文化气氛,给予同学们丰富的感官与精神上的享受。通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提高他们用英语来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从而推动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作者:危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