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儿童文学海外出版迈出了坚实的两步,一是接力出版社创办埃及分社,成立儿童文学首个海外分社;二是浙江少儿出版社收购澳洲新前沿出版社,开并购之先河。儿童文学作家李东华将这两件事称为2015年的儿童文学走出去的“标志性事件”。“这个行为本身是具有前瞻性的行为。”李东华表示,“国外出版社更加了解当地读者的需求,更容易把适合当地读者的作品传递给他们。”
童书出海“良港”配“巨轮”
“今年的儿童文学海外出版策略和行动是非常有效的,我们的童书出版人很有远见。”李东华感叹道。自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以来,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为新闻出版“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出版物版权输出持续增长,儿童文学输出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少儿读物类在2014年的图书出口累计出版807.08万册,占图书出口数量55.06%。
在儿童文学走出去这一事业发展的前10年,跨文化传播一直是摆在作家和出版人面前的一大问题。不地道的文字翻译可能会让一道美味的中文大餐变了味,即使不是难以下咽,也无法品尝出东方风情。经过10多年的摸索,逐渐固定下了国外的汉学家进行翻译、再由国内专家进行审阅的模式,因而故事性较强的儿童文学基本克服了这一跨文化传播的难题。另外,为了更好地将我国优秀儿童文学推向世界,我国的童书走出去也在创作层面不断寻求国际合作。曹文轩的《羽毛》绘本请巴西插画家罗杰·米罗绘制插画,该画家还因此获得了安徒生奖插画师大奖。
《羽毛》的成功不仅是国际合作的成功,也展现了绘本作为一种儿童文学走出去的成功模式。这是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好故事,一起讲”项目,进行了跨文化合作的多种尝试。这个项目还包括马来西亚插画家约瑟夫·卡迦与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白冰合作的《怎样教大象跳》,比利时儿童文学作家瓦力·德·邓肯与我国画家徐开云创作的《比利的工厂》等等。目前,中国有很多家出版社都涉足原创绘本的出版,也因精心打磨而在“走出去”中受到了格外的青睐。
提高水准也要提升自信
一步步跨过海外出版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儿童文学走出去仍然不是一片坦途。近年来学界与业界探讨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儿童文学的水平的论争。部分观点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图书发展底蕴普遍不足。李东华曾在点评中国本土儿童文学的文章中指出,中国本土儿童文学最大的问题在于“简单”,在思想和艺术上不够丰饶。而中国孩子阅读的最大问题也在于喜欢“简单”。但是李东华也表示中国儿童文学短篇是完全可以达到世界级水准的。同为儿童文学作家的曹文轩则认为,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其实有相当高的水准,我们把自己看得太低了,把人家看得太高了。现在,我们就这样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走到世界最中心的位置,告诉世界,中国的儿童文学是如此有品质的文学,一点儿也不比你们差。的确,中国儿童文学在海外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在英国受到了热情洋溢的读者评价:“故事动人而深刻,翻译也很美。”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更是让英国网友发出了“恨不相逢少年时”的感叹。
关于儿童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存在一个刻板印象,即少儿读物的目标读者是少年儿童,因而比成年人更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多元文化。然而,儿童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比成人文学更难走进国外读者的内心。对此,儿童文学作家周锐曾表示,儿童文学的门槛比成人文学要高,因此立志为孩子写作的作家更需要永不枯竭的想象力。如今儿童文学的海外出版多为推介曹文轩、沈石溪、杨红樱等名家,出版人在挖掘新作家方面仍大有可为。
自“五四”运动提出儿童文学的概念以来,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历程不足百年,而且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渐入佳境。而国内生机勃勃的“黄金时代”在国际上很可能仍然只是一张薄薄的金箔,缺乏深厚的积淀和数量丰厚的传世之作。儿童文学作家汪晓军曾表示,我国童书出版的数量巨大,但是文化表现力不足,很难产生有益的影响。真正有文化品位、有思想内涵的童书,仍属凤毛麟角。缺乏优秀产品支撑,走出去的劲道也就不足了。
以上有关中国儿童文学质量问题的探讨,反映出的其实是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对于我国儿童文学的一种“望子成龙”的心态,既寄予厚望又缺乏自信。李东华讲述了一次会上汉学家艾瑞克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精妙比喻:“中国文学走出去总是抱有一种很焦虑的心态,就好像走出去了就有一个很大的舞台。可是实际没有一个世界舞台,也不会有一个全世界人民瞩目的时刻。文学界不是一个露天的舞台,而更像是一个唱卡拉ok的地方,里面大大小小的包间每一个都是一个文学圈。我们走出去不是登台亮相,所谓的国际知名度或国际影响,要在各个包间串门的过程中慢慢提升。”
李东华对儿童文学走出去的总体前景表示乐观。她说,随着创作水准的提升,我们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但是心态上不能急,推广是一个急不得的过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