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众志成城战疫必胜 学在交大不负青春
2020-03-01 15:50
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姜斯宪书记在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教学第一课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5万多名交大师生在“云端”相聚,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启新的学期。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你们以及你们的家长、亲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众志成城,凝聚起战疫必胜的磅礴伟力

  同学们,新年伊始,一场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端于江城武汉,并迅速向全国蔓延,给庚子年新春涂上了沉重的色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应对,在大年初一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吹响了举国迎战新冠肺炎疫情的集结号!一个多月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部署和指挥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取得了令国人自豪的累累战果,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疫情防控给予高度评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人民为尽量减轻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作出了巨大牺牲,为全人类作出了贡献!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则表示,中国在应对疫情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非常时期,更展现制度优势。尽管战“疫”尚未有穷期,但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已成事实。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此次疫情,也一定能够应对任何风险与挑战。

  同学们,疫情防控一级响应启动以来,学校及时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校院两级数百位教职工几乎放弃了整个寒假,带着“师生安好,便是晴天”的心愿扎实勤奋地开展工作。了解师生动态、送上关心问候是许多老师的生活日常。而汇总疫情防控日报,采编战“疫”新闻报道,加强校园管理服务则成为许多干部每天的“必修课”。令人欣慰的是,全校五万多师生员工和两万多附属医院医护人员都平安健康,只有两名在湖北度寒假的同学确诊感染,目前均已治愈出院。

  战“疫”期间,我校许多专家学者急国家之所急,在病毒核酸检测、疫情排查机器人、医疗污染物处理、医用防护器具,以及专家咨政建言、防控知识普及等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尤其是学校各附属医院的相关医护员工,以“国有难,召必应,战必胜”的英雄气概,冲在抗疫最前线。自除夕夜以来,先后有560位医护人员挺身而出、驰援武汉,占到全市援鄂医疗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在这里,我想引用瑞金医院呼吸监护主管护师沈虹出征时的一段话,她说,“2006年入学的第一天,党委书记马德秀老师就给我们上了新生第一课,让我深深记住了‘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赶赴一线,虽然心中也有点怕,但我依旧选择前行”。援鄂医疗队的交大白衣勇士,用他们的行动续写了交大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让我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预祝他们早日凯旋、平安回家!同时,我们也要向目前仍在湖北省的1500余名师生致以真诚的祝福,让我们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同学们,疫情发生以来,先后有三十多所世界一流大学或大学联盟向我校发来信函,表达亲切问候和支持鼓励。同时明确表示将继续深化双方的合作与交流。对此,我们均及时予以回复,除了表达感谢之意,也传递了全校师生健康安好的信息。尤其是表达了我校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明确态度。疫情是人类社会的公敌,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只有携手合作才能使疫情得到控制。这也应当成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意。作为交大的学子,希望你们不仅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更要有开放的意识和开阔的胸怀,要立志成为对人类社会进步有所贡献之人。

 

  抚今追昔,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奋发图强之志

  同学们,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在今天这堂特殊的课程上,我想与大家分享三段在艰难困苦中读书的往事。120年前的另一个庚子年,1900年春夏之交,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天津一带,霸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之一,与我校同样诞生于甲午战败的硝烟和觉醒之中的北洋大学堂,也就是现在天津大学的前身,导致其被迫停办,师生流离失所。当时,创办不足四年的南洋公学,尽管自身尚举步维艰,但还是毅然决定接应照料北洋大学堂的60余位师生来校赓续学业。当时在校任教、后来曾先后出任特班总教习和交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回忆到:“(那时)上院校舍落成,适有北洋大学学生避乱来上海者,乃设班以收容之。”我想,先贤当年的慷慨之举,当是秉承了“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之理念,也为保存中国高等教育的火种贡献了绵薄之力。

  时光再追溯到80年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上海沦陷,我们交通大学的校园也就是现在的徐汇校区被日本侵略者霸占了数年之久。交大人又一次发扬了自强不息、储才兴学的优良传统,以坚忍不拔之精神,在重庆九龙坡和上海法租界两地艰难办学,师生在险象丛生之中忍辱负重、发奋读书。虽然生活上饥寒交迫,但在学业上依然奋楫争先,走出了一大批国之栋梁,其中包括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占全国获此殊荣总数的近1/8。他们是:“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著名医学家王振义院士,以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黄院士是1945年以优异成绩在重庆九龙坡被交大录取的,因为矢志救国报国,他在报考大学时毅然选择了能够提升国防实力的造船专业。2016年4月,在母校120周年校庆大会上,黄学长深情地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和家国情怀,令全校师生深受感动、引以为荣。在这里,我要向大家报一声平安,目前身居武汉的黄院士身体健康、一切安好!他还委托我向全校师生医护员工转达诚挚问候和殷切寄语:“希望大家越是艰险越向前,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40年前,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而作为改革开放的前奏曲,恢复高考制度是1977年最嘹亮的秋歌。林忠钦校长和我都是首批高考幸运儿,史称77级。当时的国家百废待兴,重新开放的交大校园无论是师资力量配备,还是办学条件保障都有诸多困难。但是,喜从天降的幸福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我们都处于无须扬鞭自奋蹄的状态之中。当时的校风学风甚好,老师们认真负责、倾囊相授,同学们惜时如金、学海泛舟。可以说,除了睡觉、吃饭和最必要的体育锻炼,其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许多同学一周的学习时间达到90小时。因此,尽管我们入学时的学业基础大都比较薄弱,但到毕业时,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我们达到了老交大毕业生的水准。

  同学们,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珍惜当下、奔向未来!在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我们交大师生要发扬自强不息、勤奋向学之传统,坚定必胜信念,做好守护者;引领风气之先,争当奋进者!

  不负青春,为“学在交大”添写浓墨重彩一笔

  各位同学,从明天开始,我们将全面启动在线教学,比原校历安排的开学时间仅晚了一周。这个动议是在2月初作出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疫情对同学们学业的影响,同时要确保教学质量。在过去四周里,学校以及各院系、各职能部门夜以继日地开展了准备工作。本学期3000余门次课程的1000余位任课教师积极响应、全情投入,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参加了线上课程的技术培训、集体备课和操作演练;绝大多数同学也参加了上周的网上试听与体验,不少同学与老师主动交流互动,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还有一些同学被遴选为助教,将协助老师提高在线教学质量,以达到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的工作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本学期的200多门用非中文讲授的课程,经过100余位任课教师,包括55位在国外的外籍教师的准备,也将在线上展开教学。全校留学生都有可以选择的在线课程。截至今天上午,全校学生在线注册率本科生超过97%,研究生超过94%,体现了各位同学对于在线学习的期待。我们衷心希望这次具有应急性质的在线教学实践,成为我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起点,不仅功在当下,更会利在长远,并成为“学在交大”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学们、老师们,开展全覆盖、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在交大历史上尚属首次,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与困难在所难免。我们也知道,从线下教学转到线上教学,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负担都会大为增加,尤其是在前两周的适应期中,感受会特别明显。我们希望各位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首要,加强教学团队之间的配合,取长补短、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地做好讲课、答疑、辅导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工作,争取展现出最好的水平和风采。我们希望同学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惜时如金,专注勤奋。要拿出比你们在校园内读书,以及迎接高考或考研时更加刻苦的劲头来投入线上学习,取得优良的学业成绩。也希望你们以此为契机,独立思考、激浊扬清。深刻领会为什么我们的党和国家能够“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要认真审视我们个人应该怎样面对挑战、承担责任,在共同应对疫情中实现理想信念的升华和人生的成熟成长。

  “延期开学、在线上课”是新学期的特殊“打开方式”,也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拥抱变革、探索创新的机遇。疫情面前我们需要风雨同舟、携手同进。在教学方式、交流空间的变化中,让学习研究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才是“学在交大”的应有之义!

  同学们,“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这几天,交大思源湖畔的依依垂柳已添新绿,一餐前的满树玉兰悄然盛放,植物园中、仰思坪上、健步道里更是春意涌动,你们牵挂的校园美丽依然、风景如旧,而古朴厚重的徐汇校区和医学院校区,愈发显得宁静高雅。待到你们如约归来之时,让我们一起共赴大好春光、不负青春理想!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3-04 09:35
y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