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锚定目标 凝心聚力 奋力开创学校人才工作新格局 中国农大召开新时代人才工作会议
2023-11-14 09:34
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11月8日,中国农业大学新时代人才工作会议在生命科学大楼报告厅隆重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全面总结学校人才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形势与存在差距,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持续深化人才强校战略,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人才保障。校党委书记钟登华、校长孙其信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李德发、沈建忠,学校领导张东军、钱学军、辛贤、单际国、杜太生、田见晖、王勇等出席会议。

  孙其信作题为《赓续传承 开拓创新 人才引领 开启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专题报告。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两周年之际,特别是值此寓意收获丰收、期许未来的立冬时节,学校召开新时代人才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谋划新时期人才工作全新蓝图,推动新时期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孙其信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才工作置于治国理政大局的关键位置,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判断和重大部署,特别是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对什么是人才强国、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为学校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什么是人才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全面的、前瞻性的战略部署。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回顾了16世纪以来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的5次转移,阐释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发展的机遇和发展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充分表明,党中央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摆在突出地位。如何建设人才强国?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并提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八个坚持”,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方向性问题,是思考、落实、推进学校人才工作最根本的指导和遵循。近500年来,世界科技中心经历了5次转移,相关研究表明,如今的中国在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占比、高质量人才流动等方面正在快速追赶、缩小差距。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建设人才强国,我们是有基础,有潜力的,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下,我国能够早日实现建成人才强国目标。

  孙其信表示,中国农业大学118年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人才强校史。在早期办学历史中,人才强校就成为重要发展理念,20世纪20年代,学校刊登《征聘农业专家特告》,公开纳贤。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拥有实力强劲的教师队伍,一级教授数量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独占鳌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二,正是人才实力支撑了学校成为首批全国6所重点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持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了以“五子登科”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举措,这一时期引进的人才正是学校近几十年发展的起点。新世纪以来,学校高度传承了人才强校的优良传统,先后多次启动实施了人才强校工作。回顾百年人才强校史,学校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不变,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使命不变,始终把推动人才制度的改革创新作为突破口不变。

  孙其信指出,近五年,学校凝聚广泛共识,人才强校取得了显著成效:始终坚持党管人才,2017年,学校制定实施了“5+1”工程,包括“人才强校”工程。2023年,学校发布了“8+2”行动计划,包括“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这些都是学校立足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学校发展实际,部署调整完善人才工作的战略性安排;多措并举精准引才,人才队伍和结构日趋壮大与优化。学校实施“315人才引进工程”,着力解决学校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老化、支撑学科力度不够的重大短板,产生了超出预期的重大发展成效;突出特色精心育才,实现一同发展一同支持一同保障。学校提出“2115人才发展培育支持计划”,充分激活人才活力,实现“选的准、干得好、贡献大”;遵循规律分类评价,构建合理的人才晋升和激励机制。学校实现了多个“首次”,除破格晋升、分领域晋升,还打通了二级教授的晋升通道,开通了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二级岗位,得到了新华社等媒体的高度关注;强化职责科学考核,充分激发人才创造力和创新潜能。学校持续优化考核制度,简化考核流程,同时坚持年度和聘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更好适应科学创新的规律、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农业研究的规律;蓄力赋能博士后队伍,加速夯实青年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学校提出“博士后倍增计划”,在站博士后已突破500大关,在农林院校“博新计划”中,以30位入选人数位列首位;强化激励优化分配,构建与贡献匹配的绩效分配机制。突出创新优先,发挥薪酬激励,做好服务保障,构建了与贡献相匹配的绩效分配机制;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为人才发展营造出良好发展环境。过去几年,人事人才工作出台的改革制度和改革举措数量最多,是当前人才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人才工作的最大动力。综合来看,学校人才工作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改革成效是显著的。人才工作改革的目的是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学校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推动农业学科稳居世界顶尖行列、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取得里程碑成绩、种业科技创新实现重要突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绩、国际智库群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特别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学校发起并承办的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成功举办,会议的规模、参会嘉宾以及产生的反响,可称为近年来中国在世界农业科技舞台上的突出案例,来自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家、教育家和企业家,以及优秀青年学生近800位嘉宾,围绕“粮食安全与未来农业”主题开展探讨。百度、新浪新闻等10余家新媒体视频直播,观看量突破了5700万人次,全球青年论坛线上直播观看量超1500万人次。大会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思·奎因在闭幕式上指出,“这是每年都需要举办的盛会,将成为与世界粮食奖论坛、非洲绿色革命联盟论坛齐名的全球三大农业盛会之一!”会议的成功举办又一次体现了人才的关键作用。干事创业可以有三种境界:用力,就是要我干;用心,就是我要干;用情,就是舍我、忘我、无我,为保证会议成功举办的各位老师是用满腔的热情干成了这次盛会。

  孙其信强调,高质量发展、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些重大战略任务,为新时期学校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学校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思考好、谋划好人才工作至关重要。人才工作面临三个“最”:最大的挑战是质量与效能,最大的困难是资源保障,最大的潜力是持续深化改革。未来,需要以“1145”布局推进,即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战略选择和历史底蕴,以人才引领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结构、质量、数量、效率”四大核心任务,持续深化“如何引、如何育、如何帮、如何评、如何用”五大改革举措,就是要做到“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大会对“强农兴农人才工作奖”获奖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关于强农兴农人才工作奖表彰奖励的通知》,学校决定对获得“强农兴农人才工作奖”的33名教职工、7个团队和5个学院进行表彰。学校领导向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牌。

  李保国、李道亮、杨小红、杨宁、陈绍江、樊胜根获得“攻坚创优个人奖”。李小云团队、李德发团队、沈建忠团队、张福锁团队、康绍忠团队、赖锦盛团队、植物抗逆高效创新研究团队获得“攻坚创优团队奖”。

  申剑波、司伟、吴健、宋伟彬、侯卓成、秦峰获得“团队突出贡献奖”。

  王冲、王红清、刘国世、曾昭海获得“科技小院人才奖”。

  李杰、李溱、肖亦天、张博雅、周群、孟繁佳、胡琦、饶震红、董夫才获得“金牌人才辅助奖”。

  马祎荻、王继凤、王雪娟、朱子怡、孙薇、杜伟、武靓靓、栾相科获得“人才服务能手奖”。

  王蕾、尹宇龙、刘斌、孙兴明、宋玫蓉、张洋洋、陈文康、周云鹏、高鹏、唐刚、赵金标、营浩获得优秀博士后奖。

  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学院、动物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获得“人才伯乐奖”。

  学校号召全体教职工要以他们为榜样,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在各自的岗位上扎实工作,崇德修身,潜心育人,攻坚创新,服务社会。各单位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凝聚人才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发挥人才表彰奖励的引导激励作用,总结成绩,明确导向,激发人才创新发展新动能,实现人才队伍提质增效。

  学校文科讲席教授樊胜根、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动医学院青年教师汪洋分别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他们表示,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保障,感谢学校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人才培养平台,让自己能安心的在这里做学问、育新人。他们表示,将更加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与殷殷嘱托,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不断提升自我,服务大局,肩负“强农兴农”的责任使命,为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钟登华作大会总结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作出战略谋划,擘画了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主动担负起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责任使命。当前,学校发展迎来了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的“四大机遇”,学校提出的“8 个提升行动”和“2 个倍增计划”深入人心,凝聚起“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广泛共识。

  钟登华强调,历史性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我国涉农高校的排头兵,在看到机遇和总结成绩经验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谋划、高层次人才规模、人才队伍国际化、支持人才发展空间资源方面还存在不足,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破解农业科技“卡脖子”难题方面还有差距,迫切需要我们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奋力开创学校人才工作新格局。

  钟登华指出,要以“十个坚持”开创学校人才工作新格局。一是坚持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绘就人才队伍新蓝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农大指引的前进方向、标定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核心使命,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打造30名学术大师和战略科学家领衔、300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攻坚、600名青年人才挑大梁、3000名专任教师支撑、教辅与管理服务人员合理配备的教师队伍体系,绘就“3363”人才队伍新蓝图,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二是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打赢人才倍增攻坚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用更大的魄力、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2025年实现高层次人才增量倍增,2027年实现高层次人才总量倍增,实现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数量倍增、作用倍增、效能倍增,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坚持树牢“大人才观”发展理念,开创人尽其才新局面。要创新人才工作理念,打破“人才”与“非人才”的二元对立,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都为学校的发展贡献着力量,每一位都应该被重视,每一份努力都应该被看见,每一份付出都应该被肯定。树立开放、包容、多元的“大人才观”,创新人才发展模式,激发人才活力,引导教师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最高追求,以服务强国建设为核心使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四是坚持推进人才强院夯实学科优势,加速形成动车组模式。学者优方能学科优,学院强方能学校强。要深刻把握学者、学科、学院三者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撑的内在联系,强化学院引育用留人才的主体责任。围绕做大做强优势学科,做牢做优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加快推进学科智能化改造,实施学科带头人接续工程,强化学科人才梯队建设,优化学科人才结构分布。要引导教师找准定位、多元发展,在细分领域纵深发展、不断突破。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教学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和教学团队培育。五是坚持统筹谋划人才强校顶层设计,全方位推进队伍建设。从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搭建“横向分类、纵向分层”的系统化支持体系,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发展支持。深入推进315、2115人才强校工程升级版,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精度,拓宽人才国际化广度,提升人才服务温度。开辟人才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支持教师在新兴前沿领域探索创新,加大对基础学科和开展基础研究教师的支持,将教辅、管理服务队伍纳入学校人才支持培育体系。六是坚持服务人才强国胸怀国之大者,筑牢现代化人才支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瞄准教育强国、农业强国建设急需,完善人才布局,从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后备人才四个梯队进行分层次支持。打造跨学院、跨学科人才团队集群,形成人才合力,牵引全产业链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创新思维加强国重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人才全身心投入重点任务攻关。七是坚持立足北京打造全球人才高地,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以更加宽广的全球化视野,主动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建设和未来人才引进统筹谋划、同步推进,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牵头组织申报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基础研究领域和人类共同面临问题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集聚全球高端人才。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文章,不断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八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制度创新策源地。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分类评价,将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中国农大特色的人才考核评价制度。树立正确分配导向,坚持薪酬分配同绩效紧密挂钩,向扎根教学科研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向从事基础学科教学和基础前沿研究、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员倾斜。紧盯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持续创新人才特区模式。九是坚持筑牢师德师风传承农大精神,谱写责任奉献新篇章。要强化政治引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中国农大118年的办学历史上,广大教师深厚的家国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潜心育人的大师风范,积淀为中国农大教师的优良传统,要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弘扬“团结、朴实、求是、创新”优良校风,不断激励全校教师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十是坚持党管人才构建联动协调机制,创建尊才爱才新环境。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履行党委“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聚焦爱护人才、凝聚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推动党管人才“四个一”工作机制。建立起组织人事人才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紧密配合,各院系主动作为,全校教职工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强化人才经费支出与资源保障力度,不断健全学校教师荣誉体系,大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氛围,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钟登华强调,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人才是根本。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的蓝图正在绘就,实施路径更加清晰,要以本次人才工作会议为契机,开展人才工作大讨论、大落实、大提升,加快出台相关配套文件,持续强化闭环管理,把“规划图”变为“施工图”“实景图”,锚定目标,凝心聚力,奋力开创学校人才工作新格局,早日建成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副校长辛贤主持会议

  学校各学院(部、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学校各管理服务机构和直属机构副处级(含)以上领导干部,“强农兴农人才工作奖”获奖人员,党代会代表,教工党支部书记代表,教代会代表,教师代表,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离退休代表,博士后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各单位设置分会场,并组织教职工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全程参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农业大学 2023-08-08 10:46
中国农业大学 2023-04-10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