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来华生培养模式创新
2021-02-15 09:07
神州学人
作者:

  【摘要】

  北京化工大学发挥大学的资源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友好学校开展优秀留学生培养和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合作,结合走出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开展合作,延伸学生实习和就业,不但可以解决已经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可以缓解计划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对地方人才匮乏的担忧。与走出去企业所在国家的高校合作开展留学生培养和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企业为这些人才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打造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提出,加强“丝绸之路”人文交流,推动沿线各国建立教育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中国的企业走到哪里,教育的民心工程就延伸到哪里,教育的人才培养就覆盖到哪里;推动教育发展和企业合作并驾齐驱,成为鸟之两翼;发挥教育“软力量”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现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北京化工大学联合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与印尼泗水威迪亚天主教大学开展了化学工程专业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联合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与泰国先皇理工大学开展了高分子材料专业本科双学位项目。本文通过分享上述合作的实践经验,共同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院校和走出去企业合作办学项目的推进方法。

  一、通过校企合作为走出去企业培养人才的必要性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国内掀起了一股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为辅的多元化、宽领域的走出去浪潮。然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并非顺风顺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和投资由于缺乏国际化发展经验,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高质量国际化合格人才匮乏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创建“双一流”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双重任务下,尝试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搭建“学校-企业”的利益共享平台,针对走出去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与走出去企业和所在国家的大学密切合作,以意向或联合人才培养等形式,形成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多赢。

  联合培养项目将有利于合作双方院校互学互鉴,助力“双一流”建设。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友好学校的合作,吸引优质生源来华留学,开展深度教育交流合作,促进双方科技交流与合作,进而推进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国际拓展,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国际声誉,同时推进国际教育与科技合作的深入开展。

  联合培养项目可以培养一批知华友华的使者。与走出去企业一起选拔来华留学生,可以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知华友华的高级人才,为优秀的留学毕业生提供到企业就业机会,不但能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可以促进两国大学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二、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合作创新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

  通过国内外高校的优质资源互补,开展国内外高校间学生流动产生的多层面交流与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国内外院校的国际化水平。北京化工大学是一所大化工特色鲜明的行业院校,学校倡导和鼓励开放式发展方向,以国际化思维构建培养方案,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大化工行业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属地化人才需求,利用大化工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围绕优势学科和专业,通过“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相融合,聚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工程等优势专业培养国际化人才,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相关学科教授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通过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全英文授课与中文课加中国国情教育相结合,以及共同探索联合培养本科双学位项目等新模式,积极探索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知华友华人才。

  北京化工大学与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联合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中心,重点服务走出去企业的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及国际产能合作,还先后与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确定合作内容,通过与企业所在国友好学校开展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助力我国走出去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学校与印尼泗水威迪亚天主教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协议,与泰国先皇理工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本科生协议。在学期间,联合培养的学生可以到上述合作企业观摩和实习实践,注重专业特色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使参观实习与专业学习无缝对接。

  北京化工大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友好学校签署的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的主要条款为:在双方院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互认学分的前提下,留学生前两年(大一和大二)在其本国大学学习,完成规定的前两年所有课程学习并且成绩合格,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在北京化工大学学习两年,修完后两年课程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可以获得中外双方大学学位。

  三、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的优势和特色

  2017年,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出台《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教育部还出台《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对来华留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来华留学已经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质量是生命线,打造“留学中国”升级版,保证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是重中之重。联合培养项目将是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出国留学大潮中,一批以2+2双学位留学欧美国家的联合培养项目在一些大学热火朝天地开展,而来华留学2+2却寥寥无几,在现有的一些来华留学2+2联合培养项目中,理工科专业少之又少。

  我们认为,打造留学强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分享中国优秀的教育资源,从来华留学生生源与学生毕业后去向入手,到不断完善来华教育内容、教学质量、全英文授课教学培育,逐步创造“留学北化”品牌,提高“留学北化”效益。

  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有利于国际化与本土化理念融合。为保质保量完成双方学校的各自学分要求,中外合作高校协同编制培养方案,并且协同建设课程体系,整合双方培养方案,设计互认学分的人才培养方案,既减轻了学生学习压力,又保留了双方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的特色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增加中文和中国概况课程,加强联合培养学生对中国制度和文化的认同感,是培养知华友华人才的重要部分。

  外国留学生考入其国家的大学,基本表明在当地也是优秀的学苗。这些学生经过两年时间的大学学习,奠定了一些专业基础,第三学年来华留学,无论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趋于稳定,有利于专业的学习。相比商科类专业,理工科专业的学习难度更大,能够在所在国选择学习理工科的学生,也是当地优秀的学生,愿意参加双学位培养的学生,更是优质的生源。本科读4年可获得两个大学的学位,省时高效,含金量高,此外还降低了留学成本。

  北京化工大学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是基于企业特点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专业领域开展的。如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在泰国投资了工业园生产轮胎,轮胎属于橡胶材料(高分子),北京化工大学正在执行的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是基于玲珑轮胎企业对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的需求,联合泰国先皇理工大学纳米技术学院开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在印尼投资了企业,对大化工类人才有巨大需求,北京化工大学联合印尼泗水威迪亚天主教大学工程学院化工系开展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我们期待项目培养的人才能够助力企业在境外的发展。

  北京化工大学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采用英文授课,这也体现学校的办学实力及课程的吸引力,培养企业和当地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项目未来可期,将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勇于跻身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全球化人才。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世界各国大规模开启在线教育,在实践中创造了在线教育的新范式。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也催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形态和人才培养范式。因此,我们探索留学生入境学习与线上跨境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当地学生接收中国教育的新模式,有利于提高留学教育的吸引力、体验度和传播力。

  由于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工业技术和应用技术方面如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新能源等方向院系设置非常少,实验设备不足,而北京化工大学是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大化工专业资源实力雄厚,实验设施设备先进齐全,能够很好地支撑学生的实验、实践和培养,为学习专业提供保障。东南亚一些国家与中国工业化初期的国情有很多相似之处,与我们合作联合培养当地学生,可以学习中国教育的发展经验,把中国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经验、工程教育经验分享给合作院校,实现双方携手发展工程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国际化人才的目标。

  北京化工大学是以“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群为优势的工科大学,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面向大化工行业,积极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为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化工领域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此,我们计划在未来的培养过程中,根据企业的需求,与合作院校一道在招生过程中共同做好宣传工作,同时计划邀请企业参与授课或讲座,不定期组织企业与留学生进行座谈交流互动,增进双方的了解;在毕业实习环节,与企业一道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交流,实习实践,密切产学研合作,让产学研合作最优化,定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打造产学研合作链条,打造“留学北化”品牌。通过联合培养来华留学生,互利共赢,促进企业人才国际化、文化多元化,推动校企合作取得更大成绩。

北京化工大学来华留学生参观访问中国化工企业 摄影 | 神州学人记者 蒙梓

  四、校企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的意义

  校企合作模式是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才需求和走出去中国企业的人才需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一起开展联合培养留学生项目,是汇聚多方优势资源、推进产教融合走出去的一次重要尝试,是应对未来挑战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服务企业国际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两国的高校和企业各方秉持以人为本、尊重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升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技术、中国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认同感,培养出优秀的知华、友华的国际化高级人才,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核心任务。两国大学还可以把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作为学科建设的新动能和增强办学特色的新方法,将其打造成促进学校产学研合作的品牌项目。

  (一)通过吸引和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优秀的学生,建立一个文化包容、教育互通的利益共同体,可以增强“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与国家倡议的融合度。

  (二)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全英文授课,可以培养和锻炼一批高素质师资队伍,增强了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学校利用优势学科资源吸引来华留学生,在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过程中,增强了特色专业影响力,促进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技术改进,以及优势学科的发展。

  (三)作为双学位联合培养的受益者和中国形象的体验者,这些留学生也是我们培育和塑造“他我形象”的重要群体。双学位联合培养的留学生,作为中外高校的纽带,有利于加深双方的深度融合,了解双方的教育状况和教育思路,增进相互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四)企业在参与联合培养的过程中,为留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渠道,扩大了国际影响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能否长久地在当地生存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既了解当地国情又充分了解投资企业文化的高端人才,即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多种语言并且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五)带动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及国际产能合作。通过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的开展以及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进,将促进中国和东盟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实现技术输出、转移,服务国家国际产能合作。

  把中国的教育理念、工程教育经验、人才培养经验分享出去,携手发展工程高等教育,是合力共建“一带一路”的最佳着力点。树立校企合作模式下来华留学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标杆,不仅可以帮助沿线国家和地区快速培养高级技术管理人才,还可以更高层次地宣传中国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培养知华、友华人才。

  (作者赵健雅系北京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刘广青系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李齐方系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张帅、张加阜系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办公室副主任)

  参考文献

  [1]孙珂,沈伟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9,(11):99-103.

  [2]杨艳庆.来华2+2项目师资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大连工业大学与蒙古财经学院来华2+2项目为例[J].中国科技博览,2014,(7):254-255.

  [3]谢文婷,许光爰.云南来华留学生合作办学项目的探索与实践——以云南师范大学泰国苏拉塔尼团队_2+2_项目为例[J].新教育时代,2015,(8):193-194.

  [4]赵健雅,吴桂林,吴明理.推动中国教育走出去的思考——以印度尼西亚为例深入探讨[J].国际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待出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